




- 分散决策责任:两位执行董事各自拥有独立的全权决策空间,不仅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也便于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对接对象。例如,身在欧洲的机构或开发者可根据 Tomasz 4–7 月的巡访行程,直接与他会面、沟通。同时,这也让利益相关者能够灵活对接不同地区事务,自主把握合作节奏。
- 技术与管理优势互补:王筱薇在以太坊核心创新(如信标链、分片技术及 ETH 2.0)方面的深入研究,与 Tomasz 在组织扩展与运营管理上的成熟经验形成了强有力的互补。
- 机构接入与产品化:正如贝莱德 10 亿美元链上美债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共同基金,Etherealize 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从概念设计到链上部署的全程护航」,显著降低机构的试错成本。
- 技术与市场结合:打通研发(R&D)与业务拓展(BD),快速迭代零知识证明、隐私模块和跨 Rollup 桥接方案,并在真实客户环境中即时验证与优化。
- 政策倡导与监管对话:深度参与政策圆桌会议与参议院区块链听证会,发布《通俗版监管政策解读》系列报告,分析稳定币立法、代币化证券规则及市场结构改革等议题。近期推动的「监管沙盒认证计划」已吸引瑞士 FINMA 与新加坡 MAS 参与共建。
- 反馈与透明度:Etherealize 数据仪表盘实时追踪链上核心指标(L2 总锁仓价值、代币化资产规模、结算延迟)与链下机构动态(合规认证进度、合作伙伴增长)。每月发布的《机构洞察》报告将客户实操痛点直接转化为协议层优化需求。


- Q2 推出机构级 SDK,集成托管接口、合规审查与 Gas 费优化模块
- Q3 启动基于 Noir 零知识编译器的企业钱包试点
- Q4 进军亚太与欧洲市场,通过与新加坡数字港、瑞士加密谷等合作定制监管适配方案。


- Fidelity:Fidelity 早在 2018 年成立了 Fidelity Digital Assets,开始布局数字资产并提供比特币托管服务。2019 年,其加密货币部门负责人 Tom Jessop 表达了对以太坊的浓厚兴趣,指出公司在以太坊领域已投入大量资源。2024 年推出以太坊现货 ETF(FETH)。
-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于 2016 年推出了基于以太坊技术的开源企业账本 Quorum,支持跨行信息网络和 JPM Coin 等项目。2022 年 11 月,在与新加坡央行合作的 Project Guardian 中,利用 Polygon 网络完成了首笔 DeFi 跨币种交易。
- 高盛:2021 年,高盛在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 1 亿欧元数字债券时担任联合主承销商,并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实现证券和现金的代币化。
- 汇丰:汇丰通过旗下的 HSBC Orion 平台,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支持债券发行、数字黄金以及托管服务,同时实现了私有链与以太坊等公开链的互联互通。
- 瑞银:2024 年 11 月,瑞银资产管理推出了首个在以太坊网络上发行的代币化投资基金 —— 「UBS USD Money Market Fund Token」(uMINT),将资金市场基金份额转化为链上代币。2025 年初,瑞银展示了基于以太坊二层 zkSync 的试验成果,利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部分黄金投资产品的拆分交易,并将零售黄金产品迁移至 zkSync 「Validium」网络。

- 可能仅为表面上的文化实验,难以提升决策效率。
- 短期无偿参与的模式或难以吸引具备长期深度洞见的专家,影响建议的持续性与专业性。
- 外部建议如何真正转化为内部决策尚不明确,反馈机制的透明度与执行力有待检验。
- EF 持有大量 ETH,若 ETH 价格持续低迷,虽然 ETH 持仓下降幅度有限,但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大幅缩水可能预示着财务健康存在隐患。
- 「剩余资金 15%」策略虽具吸引力,但缺乏明确的执行细则,过去几年策略未能有效贯彻,反而导致年度支出不断上升。
- 年度开支急剧增加可能反映出资源分配效率低下,或显示研发和资助成本持续攀升的问题。
- 具体的开支明细和资金使用计划尚未完全公开,难以对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 尽管巨额投入,实际成效尚未达到预期,显示出内部管理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 跨足 DeFi 同时质押 ETH,可能迫使 EF 在未来硬分叉等敏感议题上被迫表态,进而影响其作为全球中立平台的定位。
- 市场质疑这种跨足行为是否符合非营利机构的定位,是否会导致资源和战略重心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体生态稳定性。
- 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公关,无法解决内部治理和实际成果的问题。
- 市场推广的实际效果及与传统金融机构和实际应用的对接深度仍存在不确定性。

- 通过基于 Blob 的扩容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 通过定向协议升级提升 L1 吞吐量;
- 通过深化 L2 互操作性并聚焦应用层,改善用户体验。
- 始终在 L1 上铸造资产
- 赢得真实世界资产(RWA)和稳定币市场
- 改进沟通并明确社区与用户的预期
- 在千亿级经济体下大幅提升安全标准
- 在基金会内部推动目标驱动的研发
- 将 Railgun、Privacy Pools 等隐私工具原生集成到主流钱包,默认启用「屏蔽余额」与「从屏蔽余额发送」;
- 推动「每个应用一个地址」设计,配合隐私保护的「自发交易」默认开启;
- 实施 FOCIL 与 EIP-7701,简化零重放、免中继的抗审查交易;
- 在短期内于钱包中引入基于 TEE 的 RPC 隐私解决方案,未来逐步切换为更具密码学保证的 PIR;
- 钱包同时连接多个 RPC 节点(可选混网访问),并推进轻客户端支持,减少元数据泄露;
- 研发零知识证明聚合协议,压缩隐私交易的 Gas 成本;
- 打造隐私感知的 keystore 钱包,让用户可在 L1/L2 间无缝升级签名算法或验证逻辑,同时保持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