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游客

更多精彩,请登录!

比特池塘 区块链技术 正文
当我们在Google检索DID一词时,首先会跳出的是其医学解释——“多重人格障碍”,而非我们熟知的去中心化身份概念。与 DeFi、GameFi、NFT 、DAO这些概念相比,DID是一个被极度忽视的领域,并未引起投资机构以及技术开发者足够的重视。  n. Y" Q, C* v: u

- _2 @; H7 i+ j& v1 J在把基于Web 3 的更丰富、更多元的生态系统称为去中心化社会(DeSoc)的语境下,我们认为DID是构建DeSoc的关键环节——实现 Web 3 原生应用。此前,我们曾经寄希望于NFT“非同质化Token”独一无二的特性,可以完成Web 3中用户的身份确权和资产确权。但实际上,一些NFT艺术家和创作者正饱受抄袭和欺诈的困扰——比如NFT 平台 Rarible 拍卖了Marvel's Super Hero Adventures 设计师 Derek Laufman 的作品,而设计师本人并不知情,这可以说一点都不Web 3。
/ z# M7 u* ~2 l/ J3 t7 \: y+ |* S1 M3 J+ e" I  k8 E/ k3 y" ~5 w- d
创建一个共享的、灵活的、有弹性的身份层是势在必行的:DID 是一切数字要素的流转中枢。随著 DID 被更多用户和Dapp采用,一切数字要素的处理权限都要掌握在用户个人手里,用户并不会被限定在一个单一的应用生态系统之中,用户也不需要受困于多个账号、密码记录的迷雾之中;而只有在DID 赋能的基础上,DeFi、GameFi、NFT 和DAO等Web3应用,以及DeSoc、元宇宙这样宏大的未来场景,才会绽放出更为精彩甚至是伟大的叙事——这个主题会在下篇有所讨论。# o6 o( ?# [2 ~4 t5 B

: ~, f- x, \% [. _+ ?4 |凡是链接,皆为DID。这是一个由用户控制自己的身份权限与资产权限的基础设施,成为用户进入Web3时代的必经之路。1 K+ m' y1 A% ?, V7 {$ [

* @) w1 L8 D$ Y* a' G; A+ |5 D  a1 ^7 W我们可以把去中心化网络世界当成一个既定的“黑盒”,假设已经存在一个Web 3.0网络,而我们现在要和它进行交互。根据过往网上冲浪的经验,我们会拿起手机或者打开浏览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互联网历史的简要回顾,浏览器、WWW、HTML、网景公司等名词一起构建成了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网络的构成要素,而智能设备,尤其是iPhone等移动终端直接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全部大门。
0 @2 D" B, o8 O. b
9 g6 l. B& L$ a! e2 k那麽,是时候探讨一下何种形态的DID产品会是进入Web 3.0世界的入口。从目前DID赛道的发展来看,很多项目仍在摸索阶段,基于DID的生态也在草创阶段。ThePrimedia的分析并不局限于那些自称为DID的项目,这里的DID是一种扩展性的概念,能作为交互入口都可以视为DID。我们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9 d& d3 p- @5 f/ e# f( y/ t" A3 q8 u9 m& h2 u' _7 z! `( @; {
前端界面:以MetaMask为例
6 O/ X5 q; M: X( g0 P. {2 |  ^3 {! {: r
之所以把钱包归类为DID,是因为钱包在跟Dapp进行交互之前,已经完成了地址核验、链上身份认证、应用签名授权,甚至包含真人KYC信息等步骤。) e7 _9 T5 p, h. C; g! K
( d; C/ |9 W; d2 j' k" Z; {" v
虽然钱包本身并不会存储这些敏感信息,但进行以上操作的流程也足以构成一个DID应用的全部功能,只需要我们把DEX等DeFi应用切换成社交、NFT等Web 3.0应用即可,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t) y9 Z, n- A+ C7 W& U1 {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xx  大学后勤 | 发表于 2023-10-21 05:23:19
metamask 可以啊) l0 q: }5 s4 x! n% g
巴比特 初中生
  • 粉丝

    2

  • 关注

    0

  • 主题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