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2 必须首先自己是一条链,能够独立完成运算、交易的各个环节,最终提交比特币进行结算;
- L2 的安全完全由 L1 保障,L2 的底层价值由 BTC 来支撑,L2 代币不能干扰 BTC 的功能发挥。
- BTC 搭建 PoS 体系提供安全性,使用无许可的准入和销毁机制,区别于现有包裹资产体系。
- BTC 质押收益完全使用 BTC 作为计价币种,项目代币不能和 BTC 产生功能冲突。
- Rollup 计算层需要同时满足大规模和隐私需求,以加密技术对抗中心化倾向。
- Rollup 不能构建额外的 DA 层,严格使用比特币作为 DA 解决方案。

- 效率容易理解,比如使用并行机制或并发机制,在度过早期的 FOMO 情绪后,比特币 Rollup 要和 ETH Rollup 比拼运行效率,而提速已经被 Solana 证明真的管用。
- 隐私问题长期被人忽视,比特币的 PoW 机制导致其几乎无法被审查,但是 Rollup 在早期阶段,极易受到 ETH PoS 后的窘境,即某类节点遭受和迎合审查机制,这里的解决方案无法通过去中心化机制设计来实现,任何方案都无法和 BTC PoW 相提并论,必须寻求隐私计算的帮助。

- 乐观验证和 ZK 混合使用成为主流,指的是 Rollup 上的交易最终由主网进行确认,欺诈证明使用乐观机制,即先确认,后排障,时间满,即生效,而在证明生成上,可以使用 ZK 来大幅压缩数据,这一点在 BTC Rollup 上尤为重要,原因无他,比特币空间过于昂贵。
- 铭文机制可在交易机制上发挥更大作用,在 ETH Rollup 上,欺诈证明一旦被挑战,并被以太坊所接受,主网会罚没提交者的质押资产,但是在 BTC Rollup 上,这种罚没必须在链外进行,因为比特币的脚本一旦被写入,则无法再次被更改,只能通过继续在新区块写入信息的形式完成更新,即只能 Update(更新),无法 Overwrite(覆写)。
- 索引器网络实际上要承担交易更新的重任,必须被去中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