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M3 m9 c9 T* E! l- K
Arweave上一次重要升级要回溯到21年2月的2.4版本,完成了SPoA到SPoRA的升级,激励矿工提高对数据的访问速度。& G, X5 i6 f5 Z4 U
在Arweave迎来又一次重大升级之际,本文将回顾此前的历次升级,让大家有更充分的了解* G9 f% o; u" ]5 ^, q }6 [9 @
2/ Arweave 1.5(2018年10月 主网上线)- ?2 r& c" ?3 b8 D0 E/ @
; t, N: z3 g! v' A6 Y4 e
上线时的weave size只有177Mi,这个部分我会介绍Arweave网络中的一些特有名词,这里我们遇到了第一次名词是区块坊(block weave)。
区块坊是Arweave网络的区块结构,和普通区块链一前一后的连接方式不同。
1 e D6 \, ~. k; y0 p: |
3/ Arweave 的数据结构并不是严格的单链列表而是复杂一点的图结构,结构中每个区块一共与三个区块相关,当前块的前一个和后一个块以及随机的指向一个之前的块称为回忆区块 (recall block/recall chunk),由此构成区块纺(摘自Arweave黄皮书)。
2 q7 |0 @- F' X2 S4 y
4/ 回忆区块是根据前一个块的哈希和高度确定的,密码学原理保证了回忆区块在选定时既有确定又不可预测。
/ p! [+ Q/ [" ~7 d) _3 b+ p" {
此时Arweave的性能如下:2 T3 @' R2 H4 j# }1 C4 Q7 y

5/ 和PoW以及PoS的挖矿机制不同,Arweave的挖矿机制是访问证明(Proof of Access)。 在早期的Arweave中,访问证明是指矿工为了获得打包新区块的权利,必须证明他能够访问历史区块的数据,也就是说矿工必须储存历史数据。
6 Y9 s6 ?0 }/ W7 ]6 A
6/ 实际工作中,每当一个新区块产生时,PoA会随机挑选一个历史区块作为回忆区块,并要求矿工将回忆区块放入新区块当中。6 k" B* x8 {1 a ]1 Z/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