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文由 Taiko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niel Wang 撰写,深入探讨了基于可争议的 Rollup(BCR)的架构,这是一个针对以太坊 Rollup 设计的创新方案。文章不仅分析了 BCR 的优缺点,还阐述了其如何成为以太坊 Rollup 最理想的设计框架。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本月的主题 Twitter Space 活动中,也对 BCR 相关概念作了深入的讨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理念的时效性和相关性。目录: ・Taiko 的独特之处 ・证明的可信度 ・基于争议的 Rollup ・多重验证系统 ・验证者可用性 ・动态配置调整 ・成本与安全的权衡 ・守护验证者 ・下一个测试网 Taiko 的独特之处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 Taiko 与竞争对手的区别: ・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Taiko 是一种基础 Rollup(Based Rollup),在竞品中尚属首例。它没有中心化的排序器,而是依赖以太坊验证者对交易和区块进行排序。 ・无摩擦的开发者体验:Taiko 使用与以太坊等效的 ZK-EVM(类型 1 ZK-EVM)来实现与以太坊的执行级兼容,从根本上提供「规模化的以太坊」。 ・高度可配置和面向未来兼容:作为一个可争议的 Rollup,Taiko 允许应用链定义自己的证明系统,并随着技术进步采用更新、更高效的有效性证明,而无需修改 Taiko 的核心协议。 现在,让我们探讨为什么采用争议机制对 Taiko 来说是最合理的。 证明的可信度 「34,469 行代码不可能永远没有错误。」——Vitalik Buterin 评 ZK-EVM 代码 Taiko 采用可争议的 Rollup 和多证明结构的关键考量是对「零知识证明(ZKP)不会出错」的合理怀疑。鉴于软件复杂性通常增加出现漏洞的可能性——如 OpenSSL 的心脏出血漏洞(2014)和 Linux 内核的重大疏忽(2003)所示,这些漏洞长时间未被发现——Taiko 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技术,ZKP 容易出错。中心化 Rollup 可以容忍一些风险,但 Taiko 不能。Taiko 致力于完全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期待在未来放弃对 Taiko 网络的控制权。因此,Taiko 在设计之初的假设是:在没有多年实践证明的情况下,任何证明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就是为什么 Taiko 需要争议机制的原因。 基础可争议 Rollup(BCR) 基础可争议 Rollup 是一种具有争议特性并采用基础排序的 Rollup。为了说明 Taiko 框架内争议是如何运作的,考虑以下例子: ・Alice 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块。 ・Bob 为状态转换 H1→H2 提交了证明,其中 H1 是父哈希, H2 是新区块的哈希。Bob 放置了 10,000 TKO 的有效性保证金。他的证明随后进入冷却期。 ・Bob 提出的状态转换和附带的证明是公开可见的。 ・Cindy 注意到 Bob 的转换有误,认为应该是 H1→H3 而不是 H1→H2。Cindy 在冷却期内通过提交她的 10,000 TKO 争议保证金挑战 Bob 的证明,但她没有提供替代证明或明确指出正确的转换。 这个有争议的转换现在等待一个新的、更高级别的证明。Bob 和其他任何证明者都有机会提供这个证明。 场景 1: ・David 提供了 H1→H2 的三级证明,确认了 Bob 最初的说法。David 获得 2,500 TKO 奖励,成为当前的证明者,并支付 20,000 TKO 的有效性保证金。 ・Cindy 失去了她的全部争议保证金。 ・Bob 获得他的 10,000 TKO 有效性保证金和 2,500 TKO 奖励。 ・David 的证明启动了一个新的冷却期。 场景 2: ・David 提供了 H1→H4 的三级证明,表明 Bob 的转换是错误的。David 获得 2,500 TKO 奖励,并以 20,000 TKO 的有效性保证金确保他的位置。 ・Cindy 取回她的 10,000 TKO 争议保证金和额外的 2,500 TKO 奖励。 ・Bob 的有效性保证金被没收。 ・新的冷却期开始,用于验证新的证明。 Taiko 中除最高层外的每个证明都需要原证明者以 Taiko 代币支付有效性保证金。这个证明进入一个冷却窗口,在此期间可以被其他人争议,他们不需要提供任何欺诈/有效性证明,但必须以 Taiko 代币支付争议保证金。如果有争议,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明来解决争议,然后才能验证该区块。 ・如果争议者获胜:争议者收回争议保证金,并获得原证明者有效性保证金的 1/4。新的证明者获得原证明者有效性保证金的 1/4 作为证明费,剩余的 1/2 被没收。 ・如果原证明者获胜:原证明者收回有效性保证金,并获得争议保证金的 1/4 作为奖励。新的证明者(可能是原证明者)获得争议保证金的 1/4,剩余的 1/2 被没收。 新的证明者也必须根据新级别(tier)的规则支付有效性保证金,除非他们提供的是最高级别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状态转换被视为最终确定,不再允许进一步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争议/证明游戏假设了正确的父块哈希。如果父块哈希不正确,获胜的转换将不会用于块验证,证明者将完全失去他们的有效性保证金。 反复的争论和证明延长了验证区块所需的时间。每个新回合都会引入自己的验证和冷却窗口。然而,由于争议涉及经济利益,而输家的损失是决定性的,因此不太可能频繁发生争议。此外,较高级别(tier)证明的有效性和争议保证金明显大于较低级别(tier)的证明。随着游戏进行几轮,相关成本会急剧上升,进一步抑制无谓的争论。 这种设计的一个潜在缺陷是,它在经济上不鼓励提交无效但可验证的证明,这使得发现漏洞更富挑战性。然而,人们可能会质疑,将整个区块链用作发现漏洞的动力是否明智。可以采用其他机制来鼓励报告这类漏洞。例如,向那些识别出无效但可验证证明的人提供丰厚奖励,可能是一个比危及用户资产更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