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一批文章香港不香了,2天后交易所批量撤离香港!引起很多关心加密行业发展的朋友们讨论。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可以看看其他离岸金融中心的合规持牌交易所有哪些。 1. 全球离岸金融中心都是加密友好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报告,以下是2023年的全球前十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第一名是瑞士 第二名是我们美丽的香港 第三名新加坡,第四名美帝 第五名是英国本土,后6~10名是英国的海峡群岛、阿联酋、卢森堡、开曼群岛和巴哈马。 以上十个地区,全部都声称支持加密。 在这几个老王选择了瑞士、新加坡、阿联酋这三个地方进行对比,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地区都是有一定的本地市场,瑞士人口八百多万,新加坡人口五百多万,阿联酋人口九百多万,和香港的七百多的人口规模差不多。 这个规模既能保障本土有足够的能力制定和实施完整的政策,但本土市场规模又不太够,未来的市场必须要面向全球的海外市场。 美国和英国本土市场规模够大,照顾本土企业无可厚非;其他的离岸中心人口太少,不太可能发展出正经的产业。 2. 瑞士可能是加密天堂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第一个以太坊就是2015年在瑞士挖出来的,而瑞士的楚格,因为有加密谷,被Coindesk评为2023年度最宜居加密中心,第二名是新加坡,第三名是伦敦。 目前总部在瑞士加密谷的项目有以太坊、Cosmos、Polkadot等,这些项目要是没听就告别加密行业吧~ 瑞士在监管上也是一路领先: 2018年率先发布明确的ICO指南。 2019 年,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向(FINMA)瑞士 SEBA 和 Sygnum 银行发放了银行牌照,使他们成为世界首批加密货币银行。 2021年通过DLT法案,支持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这个技术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分布式账本,只不过是现在很多资产只让记在持牌机构的中心化服务器里面。 反正就是欢迎八方来客,瑞士本土继续做好服务的意思,到目前也没有限制瑞士的用户必须用哪个交易所,反正监管制定好明确的规则,让大家玩。 3.新加坡:华人出海首选 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其对加密的官方立场是:加密货币交易是「高风险、不适合公众」,但是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主要监管机构货币管理局 MAS 强烈鼓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加密代币在增值用例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这个原则新加坡对加密比瑞士也更严格,同时也推出了一个牌照叫数字支付代币(digital Payment Token, DPT),理论上交易要在本地展业需要持有这个牌照,目前有哪些交易所持有呢? 有Coinbase和OKX,这两家都是成熟交易服务的机构,按照昨天的交易量排名,分别排第三和第四名: 这些交易所都能为新加坡的加密项目的代币发行提供不错的流动性支持,进而促进本地加密行业发展。 4.来势凶猛的阿联酋 阿联酋的离岸中心主要是迪拜,交易所要在迪拜合规拿的也是VASP牌照,名称和香港是一样的,甚至明面上的申请条件也差不多,都是要求符合实名/反洗钱/一定的资本要求等。 然后我们在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些交易所拿到了牌照: 币安 OKX Bybit也还在排队,如果获批的话前三都集齐了。 5.加密是全球化的行业 区块链这个技术,注定了地域是很难限制的,很多优秀项目的团队是分布式的,而且加密资产是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没有这个能力把这些加密数据抹掉。 离岸中心说实话除了本地也没有司法管辖权,如果你不是这些离岸中心的居民,他们发的牌照和你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看重加密行业的发展前景,稍微照顾一下本土项目其实无可厚非,但是搞成地方保护主义,如果没有强大的本土市场支持,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