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整体震荡分化,呈浅V走势,本周小幅收涨。港股市场先扬后抑,整体收涨,涨幅大于A股期间超预期的CPI和进出口数据提振情绪,叠加多家银行对万科的融资支持缓解市场担忧,外资纷纷唱多中国股市。
- 尽管业绩较好的科技股一度带领股市反弹,但因CPI、PPI双双超预期,市场对连续宽松预期降温,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集体收跌;而德国法国通胀增速放缓,欧洲股市整体收涨。日本“春斗”迄今获得的平均加薪幅度5.28%创30年新高。分析认为这可能促使日央行3月加息,日股小幅承压。

- 美国和欧元区主要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明显上行,10美债突破4.3%回到一个月前的高点。“抢跑”美联储的交易似乎又一次败了,通胀的顽固性迫使投资者不得不做出调整。
- WTI原油价格本周上涨4%,铜价大涨6%,主要受中国冶炼厂讨论联合减产后供应可能趋紧的支撑;黄金价格下跌1%。
- 美元走强,但人民币在非美货币中表现强势仅收跌0.14%,对比欧元跌0.5%,英镑、澳元跌1%,日元跌1.3%。
- 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通胀水平出现一定程度上行。部分新兴市场央行目前已经开始”暂停”降息。通胀高企将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 过去3个月全职工作岗位减少约300万个
- 离职率降至2020年二季度疫情封锁以来的最低水平
- 小企业的用工需求也降至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 就业市场降温意味着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 大宗商品:滞胀通常伴随商品价格上行,尤其是农产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类。黄金等贵金属作为对冲通胀的工具,也往往受到青睐。
- 不动产:通胀上行时,房地产等不动产的价格也往往会水涨船高,对抗通胀风险。

- 抗通胀债券(TIPS):收益与通胀水平挂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通胀。
- 成长型股票:这类公司盈利对经济周期敏感度高,在经济增长乏力时将面临较大压力,如科技类股票。
- 普通固定收益债券:通胀上行会侵蚀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因此债券价格往往会下跌。
- 现金:虽然持有现金是防御性的选择,但在通胀高企时,现金的购买力会被快速稀释。
- 可选消费类股票:代表性行业如餐饮、旅游、零售等。在经济增长疲软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这些非必需消费需求往往会被压缩。




















- 目前加密货币市值2.7万亿美元保持不变
- 交易量是市值的13.5%
- 散户交易佣金费率1.2%,机构交易佣金费率0.025%
- 无风险利率3.5%
- 质押业务基于以太坊价格4000美元的”正常化”水平估算
- 净利润率14%,对应40倍市盈率估值
- 预计Coinbase可以产生约3.75亿美元的年度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