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空投,Hyperliquid 共分发了 3.1 亿枚代币,即便以开盘价 2 美元价格计算,空投规模也达到了 6.2 亿美元。在本年度的空投当中,绝对称得上最大的空投项目之一。
但奇怪的是,在 Hyperliquid 发布空投的前期,却鲜有中文 KOL 在社交媒体上讨论,事后「晒单」的中文博主也并不多。
似乎,那些专注于撸毛的 KOL 集体错失了这波真正的大毛。
空投发至 9.4 万个地址,空投最高近千万美元根据 ASXN Data 的数据显示,Hyperliquid 实际空投数量约为 2.74 亿枚代币(部分用户因未签署 Genesis Event 条款错失领取机会)。
共有 9.4 万个地址收到空投,平均每个地址收到 2915 枚 HYPE,按照 12 月 1 日 9.8 美元计算,相当于 2.85 万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Hyperliquid 确实是今年最大的空投之一。

但 2915 枚平均值背后是二八法则,平均数被空投大户们拉高,空投的中位数仅为 64.53 枚。从整体的比例上来看,约有 38.7% 的用户领取的范围在 10 到 100 枚代币之间,17.9% 的用户领取的数量在 10 枚以内。
因此,约有 56.6% 的用户领取数量不超过 100 枚代币。而领取数量少于 1000 的账户占比为 83.9%。由此来看,多数人都没达到平均水平 2915 枚,不过即便以数百美元来计算,Hyperliquid 的空投也能换来一部苹果手机。
在单个地址上,最高的单个地址领取的数量为 97 万枚,按照 9.8 美元价格计算,这个地址的空投规模能够达到 956 万美元。
应该成为 2024 年空投项目当中申领价值最高的单个地址(Starknet 最大单个地址 36 万美元,Jupiter 最大单个地址为 13 万美元)。
空投后 2 天带来 1 万新用户虽然在社交媒体的宣发并不多,但豪华空投的结果还是给 Hyperliquid 带来不少的新用户。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空投发布之前,Hyperliquid 的每日新增用户基本维持在 500 以下,多数情况下仅为 150 个新增用户左右,而在 11 月 29 日和 30 日两天,两天新增用户 10993 个,甚至超过过去 1 个月的新增用户数量。11 月 30 日,总交易笔数更是突破 344 万笔,较空投前增长 10 倍以上。

不过,用户活跃度上的激增似乎没怎么带来交易量的变化,11 月 29 日至 11 月 30 日两天的总交易量约为 18 亿美元和 19 亿美元,并未形成明显增长。不过,与其他项目空投后用户数量断崖式下滑相比,Hyperliquid 的表现确实有些特立独行。
而 Hyperliquid 增长的趋势早已形成,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显示,Hyperliquid Perp 在所有的衍生品协议当中排名第二,略低于 Jupiter Perpetual。11 月 17 日,Hyperliquid 还曾短暂领先 Jupiter 成为第一。而在今年 7 月份,Hyperliquid 还排名第四,在 GMX 和 DYDX 之后。
作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后起之秀,Hyperliquid 的崛起早已开始。
Hyperliquid 生态代币集体暴涨截至 12 月 1 日,HYPE 的市值最高超过 33 亿美元,在全部代币当中排名约为 44 名左右,与 OKB 不相上下。ARB 的市值目前约为 40 亿美元,如果 HYPE 的价格继续上涨,则也有可能直接超越 ARB。
对于获得空投的人来说,HYPE 的大幅上涨,无疑是最好的强心剂。
社交媒体上,不少 KOL 表示 Hyperliquid 相比那些融了很多钱,却设计复杂规则和用户博弈的空投相比简直就是年度良心。而个别用户也表示,HYPE 目前只是一个单机币,只能在 Hyperliquid 上进行交易。
随着 HYPE 的热度,Hyperliquid 似乎成为了新的掘金地。除了 HYPE 之外,Hyperliquid 上的其他代币也随着这一波火热迅速拉升。11 月 29 日到 12 月 1 日,Hyperliquid 上原生的交易币种 PURR、JEFF、HFUN 等迎来大幅拉升。尤其是 JEFF(以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为题材的 MEME 币),三天内最高涨幅近 10 倍。OMNIX、OMNIX、OMNIX 近几日也都是成倍的增长。
只是这种强势拉升的走势,能够维持多久,仍是个未知数。

到目前为止,Hyperliquid 的链上出入金仍需要通过 Arbitrum 来桥接。Arbitrum 链上超过 60% 的 USDC 代币都归 Hyperliquid 地址持有。这似乎是个双方互相成就的过程,Hyperliquid 为 Arbitrum 带来充足的活跃地址和活跃资金,Arbitrum 则为 Hyperliquid 在主网未上线前提供稳定,廉价的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Hyperliquid 仍未接受任何的投资。Hyperliquid 基金会在创世活动的公告中表示代币分配中:「没有针对私人投资者、中心化交易所或做市商的分配。」此前 PANews 曾针对 Hyperliquid 的发展理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阅读:头部 MEME 币市值上亿美元,主打衍生品交易的 L1 公链 Hyperliquid 会是新的 MEME 掘金地吗?)
根据 Hyperliquid 的官方资料显示,目前 Hyperliquid EVM 已在测试网上线,但与与其他 L1 状态集成还未完成。
短期内似乎还不能像其他 L1 一样使用跨链桥进行资产转移。另外,作为一个 L1,Hyperliquid 的生态体系也并不健全,从浏览器到 DEX 都是 Hyperliquid 自营模式。这种路线看起来有好有坏,好处是所有的技术创新和发展重点都围绕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性能提升,服务于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币安。坏处是可能很难通过拓展生态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从 Hyperliquid 的官方社交媒体经营上来看,除了公告也几乎不会发布其他内容。这是一种执着的朴素,但在热衷炒作和造势的加密领域来看,的确是特立独行。
不过,Hyperliquid 近几日的火热,也再一次印证了那个道理,任何的营销套路,在涨幅面前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