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16Z 带动的热度:持续的推涨极易引发 AI Agent 市场的 FOMO 情绪;
- AI Agent 的自我进化属性:由人工开发转向自主型项目孵化;
- AIXBT 这类项目分析推特讨论与市场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与 KOL 近似的观点或思路;
- Virtuals 2023 年上线后大获成功,思路与 Pump.fun 类似;
- AI 虚拟角色与 AI 艺术 已在加密圈外成熟,未来“品牌代言人”可能并非人类,而是具备 AI 特性的产品,“区块链 + AI”叙事将产生更多跨行业机遇。

- BioDAO
- 策展系统
- 知识产权代币化与流动性机制
- 激励机制
- VITA (VitaDAO):关注早期抗衰老研究;曾获辉瑞投资,联合创始人 Paul Kohlhaas 是 VitaDAO 发起人与白皮书作者。
- ATH (AthenaDAO):专注女性生殖健康研究与药物开发。
- GROW (ValleyDAO):聚焦抗衰老药物及长寿项目的去中心化社区治理平台。
- PSY (PsyDAO):专注迷幻药科学研究,2024 年 11 月完成首次代币销售筹集 200 万美元。
- HAIR (HairDAO):致力于解决脱发问题,其 Follicool 洗发水单瓶售价 49.95 美元,购买者可获得 100 万枚 POO 代币。
- CRYO (CryoDAO):推动冷冻生物学领域研究。
- NEURON (CerebrumDAO):关注脑健康研究,已筹资超 150 万美元。
- Long Covid Labs:聚焦新冠长期症状研究;
- QuantumBioDAO:专注量子生物学研究;
- Curetopia:致力于基因疾病研究。
- RIF:Rifampicin,一种抗生素,因其对衰老的显著影响而备受关注;
- URO:Urolithin A,由机体在摄入富含鞣花单宁食物(如石榴)时产生;
- TRACKEDBIO:旨在通过更精准模拟潜在药物对不同生物体乃至人类的影响,大幅提高药物从临床前到临床试验的转化效率。
- Scihub:由 @0xAA_Science 捐赠的非官方代币,用于支持开源学术论文网站 Sci-Hub,仅作社区 Meme 之用。
- ANTI & PRO:一对量子纠缠代币,表达对 Meme 币的不同态度,由算法工程师和数理物理专家 @sshmatrix_ 创造。一枚 $ANTI = 一枚 $PRO,二者价格一同涨跌。
- WORM:首个上链数字大脑,将生物神经网络部署到区块链上进行自我决策,灵感来源于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的 302 个神经元结构。
- GENOME:使用 DeFi 安全、私密且可审计地货币化基因组数据的基因组学项目。
- GALEON:在医疗保健领域利用区块链来革新电子健康记录(EHR)的管理和使用,为改善全球患者护理提供创新路径。
- DRUGS:Big Pharma 题材的健康与医药 Meme 币,希望颠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跨国制药巨头。
- RSC (ResearchCoin):ResearchHub 的代币化社交网络,用于奖励公开分享学术内容的科学家。
- “基本面” 与其他 Meme 的区别:AI Agent 背后具备技术支撑,而 DeSci 尝试将币圈的投机属性注入科研当中。二者均比单纯热闹的 Meme 更具技术内涵与产业想象空间。
- 外部与内部突破:DeSci 需要更强的外部力量(圈外“大牛”或科研背景的人士)加入才能持续壮大;AI Agent 则需内部迭代,让其变得更“有用、有趣、有价值”,赢得市场买单。
- 领军项目的成长逻辑:DeSci 领域尚缺少市值超 10 亿美元的项目,倚重如 Binance 投资的 BIO Protocol;AI Meme 市值约 1000 亿美元,仍有较大上升空间。DeSci 更依赖项目发展与外部加持,AI Agent 更取决于项目自身的可玩性与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