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游客

更多精彩,请登录!

比特池塘 区块链茶馆 正文

品牌进入Web3的 3 点建议

lc泠辰
71 0 0
注:本文来自@starzqeth 推特,MarsBit整理如下:
在 Adidas 前 Web3 负责人 Tareq 近 2 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在分享忠诚度(Loyalty)3.0理论以及品牌新增长飞轮之外,还给出了 onboarding 品牌进入 web3 的 3 点建议,非常干货
我和 @rubywxt1 一起整理了出来,欢迎所有对品牌和 IP 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TL;DR
1️⃣ 识别品牌是否 web3 ready
2️⃣ 弄清品牌做web3的最大障碍,解决障碍 or 降低优先级
3️⃣ 品牌咨询过程:corporate fit + web3 legitimate
1 识别品牌是否web3 ready

• 理解这个生态也是初创的,进化中的,问题是如何把组织一起带入这个生态
• 是否可以把公司的主要核心决策者和DNA卷进来
• 确保web3能够与品牌/公司本身的战略一致,web3的定位是增强这个战略而不是改变它,这是最重要的
这3点都满足,才说明品牌ready to web3
在 web3 定位这一步,需要向品牌明确,web3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保证品牌有合理的期望
• 能做
- 加强顾客互动和体验
- 强化客户关系
- 围绕品牌构建社区
• 不能做
- 帮助品牌获客(考虑到只有百万量级的存量用户)
- 短期收入
另外 Tareq 还举了保时捷的例子,twitter上很多web3 degen来指导,为什么你不听。
他认为要让一件事情能落地,在一家大的公司至少要牵扯到四十个人。如何架起web3 degen和大公司的沟通桥梁,本身就是一件要解决且有挑战的事情
Take Away 1: 品牌需要 ready to web3, 同时需要有合适的沟通机制
2 弄清品牌做web3的最大障碍

• 宏观经济:如果你是公司高管,目前的大环境你想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生存,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家会更保守
• 真正的障碍其实是创新者的窘境。公司领导层是否在确保核心业务完成的情况下仍有空间来追求创新?
• 就算领导层给了空间,在大公司里推动事情还是很难的,需要有一帮很有影响力且相信 web3 的人不断推进。
Tareq举了阿迪达斯的例子,ask for forgiveness instead of permission, 一群人推动了NFT的发射后再请求公司管理层谅解,而非事先寻求允许(当然跟当时牛市和公司文化有关)
• 大公司给到小团队的支持和资源并不充分
web3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品牌看起来资源很多,但实际开始尝试时的投入度不一定比创业团队多,这个国内大厂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Take Away 2 & 3:
- 宏观环境无法改变,尽量减少对资源的要求,小步快跑
- 不但要说服领导层,还要找到合适的推进者
3 品牌咨询过程:corporate fit + web3 legitimate

• 先把 fancy words 放一边,完全从业务角度进行思考和评估。品牌想要做什么,和哪个社区相关联,当你有 NFT 这种去中介化的媒介可以与用户直接沟通,你想要撬动和解锁什么样的价值?
• 带上律师和合规的专家保证合规性,把风险降下来
• 最重要的是,确保公司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要加入,公司内需要有足够多的具有话语权的拥护者,并且对于这件事有一致性的认知
Take Away 4: 相关策略既要符合公司战略与文化,又要能够被web3 space认可,我们才能够保证品牌进入 web3 的姿势是真实的且有影响力的
总结

1. 品牌需要 ready to web3, 同时需要有合适的沟通机制
2. 宏观环境无法改变,尽量减少对资源的要求,小步快跑
3. 不但要说服领导层,还要找到合适的推进者
4. 相关策略既要符合公司战略与文化,又要能够被web3 space认可,我们才能够保证品牌进入 web3 的姿势是真实的且有影响力的
最后附上 Tareq 关于忠诚度(Loyalty)3.0理论以及品牌如何通过 web3 构建新增长飞轮的分享

https://twitter.com/starzqeth/status/1633266791236661248
今年越来越多的品牌会进入 web3, 自然少不了和已经在这个空间的人合作,希望这条推特对你未来无论做品牌 onboarding 还是合作都能带来帮助。
BitMere.com 比特池塘系信息发布平台,比特池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比特池塘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lc泠辰 初中生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