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个别2019年)-2021年整个大牛市周期中,市值前600的加密货币中,诞生了61个百倍以上的项目。
今天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属性,并对我们即将到来的2023-2025新周期有什么启示!(由于数据源原因,个别数据有些许出入,请谅解,选取二级市场可买品种,一级除外)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20年3月15日,加密货币市场,前100的币种。再来看看2021年11月8日,市场巅峰时刻,加密货币市场,前100的币种。其中大家还认识多少?
2020年3月15日,加密货币前100的项目图表


2021年11月8日巅峰时刻,加密货币前100的项目图表。



市值前100-300的币种中,诞生了21个百倍币,占比34.4%。市值前300-600的币种中,诞生了22个,占比36%。还有7个,市值太低,无法抓取数据。所以整体来看,市值前300中,总共诞生了32个百倍币,占整体的10.6%,十里挑一。
3.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仅仅9家有可查的机构投资。占比较低。主要分析来看,当时加密货币的募资方式,依旧套用了17年传统的ICO逻辑,机构玩家较少。另外由于受限二级市场筛选逻辑,较多项目当时还未发币。而当时的机构例如:#Multicoin #Polychain #Alameda #BN #A16Z ,后期也成为加密货币顶级资本!
4.从解锁流通情况来看。MC集中分布在40%-60%区间,并不是全流通就很好,也不是流通很少就很好。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无法证伪。暂时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服我自己(欢迎讨论)。大概率跟诞生时间有关联,大多在18,19,20年诞生。




8.赛道分类,百倍币数量最多属于公链,总共17个,占比27.8%。其中L1有14个,L2 2个,L0 1个。点评:上轮周期中为了解决ETH扩容,TPS,GAS费等痛点,跟17年牛市相似,公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其中不乏诞生出#SOL,#MATIC,#BNB等高性能公链,给我们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繁荣!

L0解决底层的互操作性,ATOM,Layerzero属于这类,以前我对DOT抱有很大期望,主要对Gavin Wood的信任,可惜插槽让很多项目方望而却步,慢慢走向封闭。
隐私公链,一直是我很看好的方向,我一直在论述下一个DEFI SUMMER的远景图,是信贷+衍生品的繁荣,我们现代金融基于信贷而生,区块链信贷的孕育,会放大加密货币市场1000倍的规模。而隐私公链不可或缺,可用而不可见。
从目前隐私公链基本每一个都上亿规模的融资来看,可见一斑。
当前我比较看好两个,一个是 #ALEO(未发币),ZK技术,基础设施搭建完善,包括自己的开发工具。另一个是 #ROSE,TEE技术,宋教授的项目,其实本质是投人。


10.百倍币数量第三属于跨链,IOT(物联网),DEFI,MEME币。分别有3个,分别占比4.9%。这几个方向来说,物联网大概率下一个周期没它什么事了 跨链是刚需,肯定会诞生一两个王者 MEME就看命了,肯定也会有,方法就是多做链上分析,地址之间的关联性,巨鲸的捕获能力。这个以后可以展开说,结合工具
DEFI应该也是下一个周期里面,产生百倍币前三的赛道。其中我重点关注:DEFI里面衍生品方向,算法稳定币方向,信贷方向,NFT借贷,NFT流动性,CRV生态,这几个领域大概率诞生百倍币品种。幸运的是,这些项目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壮大,值得期待。

同时感谢我们团队,感谢线上的加密伙伴和社区,一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