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昨晚刷屏的 $eths ,抛开价格和炒作,目前其比较核心的叙事是 Ethscriptions Virtual Machine (ESC VM) ,可以类比 EVM (以太坊虚拟机) 但不完全相同,主打的是一个低成本。把NFT玩出了Layer2的感觉,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创意。
总结10个关键点: #eths
1. ESC VM中的智能合约被称为"哑合约"(Dumb Contract),准确的说是一种计算机命令,非完全体智能合约。
2. 哑合约的出现突破了 #eths 铭文作为NFT炒作的限制,跨入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领域。
3. 如何把数据写入链上?"哑合约"的成本远低于"智能合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其绕过了 EVM 的执行和存储成本,而是通过 eths 铭文存储的。
4. 链上数据如何被执行?ESC VM制定规则,增加一种特殊格式,使用这种格式创建的 ethscriptions 会被ESC VM识别,也就是说以前它只会被识别称数字艺术品(NFT),现在还会被识别为"计算机命令",比如Deploy - 部署,Call - 调用。ESC VM通过运行这些命令来与哑合约交互,以此实现各种功能。
5. eths 铭文将数据写入链上的方式非常简单且低成本,它通过calldata的字段进行。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黑客攻击事件中,用户或项目方会通过calldata给攻击者发送"链上短信"进行交流。
6. 在ESC VM中calldata这种方式也可以被用来给合约传递信息,所以它可以绕过EVM高成本的数据存储和执行。
7. 局限性1: "哑合约"的函数不是payable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通过哑合约来发送ETH,必须通过一个类似桥接的过程。
(1) 用户向 Smart Contract 发送 ETH。
(2) Smart Contract 创建一个 ethscription,向 哑合约 发送调用,通知 哑合约 Smart Contract 已收到 ETH。
(3) 哑合约 验证 Smart Contract 是否在受信任的 Smart Contracts 名单中,然后向用户发送资产。
8. 局限性2: 开放性和通用性局限,不允许任意创建哑合约。其代码与其他 Ethscriptions Protocol 规则一起在 ESIP 过程中定义。
9. 官方态度ESC VM不是广义上的Layer2,它更像是一个构建在以太坊主网上的计算层。
10. 个人看法:
经常有人会拿ESC VM和L2比较,但我认为ESC VM与L2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和哲学方法,两者都是在解决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成本问题。
ESC VM另辟蹊径通过铭文存储数据,并且重新定义ethscriptions命令来提供低成本的去中心化计算,而L2解决方案侧重于在主链之上提升扩展性和效率。
从目前来看一些制定好规则的,简单的需求确实可以尝试通过ESC VM来解决,属于小而美的类型。而L2的解决方案开放性和通用性更好,容量更大且更加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