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on’t trust people,we trust codeWeb3相比Web2的优势在于,一旦模式被构想出来,区块链的无许可性可以让模式快速地以智能合约的方式被部署到市场中去,并由市场的反馈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智能合约透明性能让参与者自行辨别风险。发行资产很多时候是简单的pump and dump,但有的时候也是快速让产品跑起来的的方式,启动,膨胀,泡沫,收敛,这个周期时长可以大大被缩短。很多项目方靠着控盘和极具吸引力的模式快速完成了冷启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流动性,同时借助他们搭建起了基础设施和网络。Filecoin和波卡就是经典的示例。 Degen们就像乌鸦,聪明又贪婪,被资产吸引,以资产为食,因资产而争。Web3世界就像一场为乌鸦们准备的宴席,其中的项目们就像一盘盘菜肴,由各种食材组成,聪明强壮的乌鸦可以大饱口福,迟钝弱小的乌鸦则会在争抢食物中被打败而挨饿,也可能会吃到有毒的菜肴(如rug pull)而陷入危险的境地。项目方们则扮演着厨师的角色,通过资产标准制作项目,来操控乌鸦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以叙事/效用为厨具
我们人类天生就不以事实和数字来理解世界,而是以叙事来理解世界叙事是指通过语言、文字、视觉或其他形式传达的故事和信息。它是一种表达方式,用于描述事件、经历或概念,旨在向听众传递特定的信息、观点或价值观。BTC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叙事:去中心化的数字黄金,支付和转账的替代方式,金融包容性,反抗体制的工具。BTC有改变现代金融体系的潜力,这个叙事的影响广度和深度都是巨大的。AI、BTC生态、模块化等是Web3目前比较热门的叙事,我们在这些热门叙事中寻找机会的同时,也在寻求非共识的叙事,非共识的Alpha往往源源大于共识。 叙事是资产的载体,就像一口锅,决定了价值的上限,只要逻辑无法被证伪,一个足够性感的叙事理论上可以将市场的蛋糕做的很大很大。就像去寺庙购买香火,又或是找巫师作法为自己带来好运,人们会为一些未被证明的愿景买单。它不仅是项目传达自身愿景、价值和目标的方式,也是吸引和维持社区、投资者和用户兴趣的重要手段。以下从几个维度出发来探讨叙事对建立资产的重要性: 1. 影响参与者情绪
- 情绪驱动:在资金盘中,参与者的情绪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可以激发兴奋、信心或恐惧,从而影响参与者的行为。
- 故事的吸引力:人类天生喜欢故事。一个好的叙事可以使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吸引人,这对于吸引参与者尤其重要。
- 简化复杂性:Web3玩法和策略往往复杂难懂。一个有效的叙事可以将复杂的信息简化成易于理解的故事,帮助参与者快速把握关键信息。
- 增强传播: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并传播。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时代,故事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可以极大地影响一个资金盘的流行程度和吸引力。
- 信任建立:通过叙事,资金盘可以构建一种信任感。故事中的历史数据、成功案例或领导者的愿景都可以增加参与者的信任感。
- 品牌身份:故事帮助资金盘建立独特的品牌身份。这不仅吸引了参与者,还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 市场动态:市场不仅由数据和事实驱动,还受到预期和预测的影响。强有力的叙事可以塑造市场预期,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价格。
- 自我实现的预言:在某些情况下,强烈的叙事甚至可以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即市场因为相信某种叙事而行动,从而使该叙事成为现实。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有足够大的火焰,才能快速烹饪出成熟美味的菜肴,如果火焰太小,菜可能是生的,或是在菜肴被做熟之前,宴席就已经散了。 叙事和市场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匹配。选择市场的关键是满足现有潜在参与者的需求,有多少人愿意参与,参与者有哪些,资金量是多少,产品用何种方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参与的行为反过来能为项目带来什么。 Product-Market Fit 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不仅确定了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存活,还是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 需求确认:Product-Market Fit 确保你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如果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那么即使产品本身质量很高,它也可能失败。
- 用户留存和口碑:当产品与市场需求紧密契合时,用户满意度更高,更可能产生口口相传的效果。满意的用户是最好的市场推广者。
- 更有效的营销:拥有产品市场契合度可以使营销活动更加高效,因为你将针对那些最有可能从你的产品中受益的消费者。
- 增长和扩张的基础:Product-Market Fit 是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只有当产品适应市场时,项目方才能有效地扩张和增长。
- 资源优化:了解市场需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分配资源,避免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功能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 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准确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可能获得竞争优势。
- 风险降低:理解并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降低商业失败的风险。产品市场契合度意味着产品被市场接受,这减少了市场推出新产品的不确定性。
- 吸引投资:对于寻求资金的初创公司来说,能够证明他们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产品市场契合度,会大大提高吸引投资者的可能性。
- 解决去中心化交易的需求:Uniswap通过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使用户可以直接在彼此之间交换加密货币,无需传统的中介机构如银行或交易所,还可以无许可地发行资产。
- 简化交易过程:Uniswap使用一个称为自动化做市商(AMM)的模型来简化交易过程。用户不需要与特定的买家或卖家匹配交易,而是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从而提高了效率。
- 提供流动性激励:Uniswap鼓励用户将他们的资产锁定在平台上以提供流动性,并通过交易费用分成的方式给予奖励。这种机制吸引了大量的流动性提供者,为新发行的token(土狗)提供流动性。
- 无需信任的环境:由于基于区块链,Uniswap允许用户在不必信任对方或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交易,降低了交易风险。
- 促进了DeFi生态的发展:Uniswap的出现促进了整个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为其他DeFi项目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品牌信任:大机构通常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这为它们的推荐或背书增添了信任和可信度。
- 专业认可:大型机构被视为市场上的专家和权威,其决策通常被认为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基于充分信息的。
- 降低感知风险:跟随者往往认为,如果一个项目或资产得到了大机构的支持,那么投资该项目或资产的风险可能较低。
- 跟随专业者: 跟随者倾向于模仿他们认为更知识渊博、更有经验的投资者的行为。
- 社会认同:大机构的投资决策被视为一种社会证明,即“如果这些专业和成功的机构都在投资,那么这一定是个好机会”。
- 群体动态:人类天生具有从众的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决策时,倾向于跟随群体的选择。
- 市场领导:大机构的投资行为往往具有市场领导作用,能够影响某一领域或资产的整体趋势。
- 示范效应:这些机构的决策可能启动一种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跟随。
- 高回报承诺:控盘活动通常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给散户投资者造成了快速且高额回报的错觉。
- 贪婪:人类天生倾向于追求财富增长,特别是当看似可以轻松获得时。
- 跟风心理:当看到其他人似乎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利润时,散户往往害怕错过类似机会。
- 社会证明:他人的投资行为被视为一种“证明”,暗示了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 市场热潮:在市场热潮或泡沫期间,散户投资者容易被普遍的乐观情绪所吸引。
- 从众心理:人们倾向于模仿周围大多数人的行为,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 Pump(炒作):
- 创建现象:投资者或团体通过各种手段(新闻、声明、社交媒体、社区喊单)人为炒作资产(通常流动性比较低),制造出该资产即将上涨的假象,或者通过拉盘让早期参与者富起来,创造财富效应,吸引未入场的人。
- 提升价格:这种炒作吸引了其他投资者的注意和兴趣,导致他们购买该资产。随着需求增加,资产价格上涨。
- Dump(抛售):
- 高位抛售:当资产价格达到相对高位时,最初进行炒作的投资者或团体在高价位上卖出他们手中的资产。
- 价格崩溃:随着大量卖出,资产价格开始急剧下跌,后来的投资者面临亏损,尤其是那些在高价位买入的投资者。
- 低风险:用户通常无需投入资金或仅需持有特定资产,就有机会获得免费的代币或资产。
- 直接回报:空投提供了直接的财务激励,用户可以立即获得有价值的代币。
- 网络效应:通过邀请新用户,现有用户可以获得一定的回扣或奖励,这种模式利用了网络效应,鼓励用户推广产品或服务。
- 双赢情况: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往往都能从中获益,创建了一种双赢的动态。
- 被动收入:通过质押或投资特定资产,用户可以获得被动收入,例如利息或其他形式的回报。
- 风险相对较低:与直接交易市场相比,通过生息赚取收入通常被视为风险较低的策略。
- 鼓励活跃交易:当用户的交易量达到一定门槛后提供折扣,激励用户更频繁地交易。
- 增加用户粘性:折扣吸引用户在同一平台继续交易,增强了平台的用户忠诚度。
- 加速建设:无论是流动性挖矿还是节点挖矿,代币的激励会吸引人们参与到其中来,加速流动性和节点网络的建设。
- 价值绑定:挖矿活动往往带有质押和Slashing机制,将节点的利益和网络的价值进行绑定,节点的退出或者作恶都会使节点受到经济损失,来维护网络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比特币的51%攻击和Optimistic的欺诈证明都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节点要作恶,它的成本往往远大于收益。
- 放大收益:杠杆使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控制更大的投资额,因此潜在的利润也相应放大。
- 吸引力:这种放大效应吸引那些寻求快速、高额回报的投资者,类似于赌博中对大赢家的追求。
- 放大损失:杠杆不仅放大收益,也放大损失。市场小幅度的不利移动就可能导致重大的资金损失。
- 压力和冲动决策:面对更高的风险,投资者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压力,并做出冲动的、非理性的决策。
- 过度自信:使用杠杆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自信,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市场风险。
- 追逐损失:在亏损后,投资者可能会增加杠杆,试图快速回本。
- 资金的不可见性:与实体赌场不同,在加密市场中,资金的使用是数字化的、无形的,这可能使投资者对实际投入的资金和风险认识不足。
- 易于使用:Web3许多产品使得使用杠杆变得非常容易,类似于赌博的普遍可访问性。
- 激励效应:不确定性带来的激励效应非常强大。抽奖中的随机性和潜在的大奖激发了人们的兴奋和期待感。
- 多巴胺释放:当参与抽奖并期待可能的胜利时,人脑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与愉悦和奖励感相关的神经递质。
- 高回报的诱惑:即使中奖几率很低,巨大的潜在回报也能吸引人参与,忽视实际的风险。
- 成本低估:参与者往往低估小额投资在长期累积中的实际成本。
- 追逐大奖:参与者可能会持续投入,希望最终能赢得大奖,这与赌博中的“追逐损失”心理相似。
- 沉没成本谬误:长期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已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而继续参与,希望能够回本或盈利。
- 错误的控制感:参与者可能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某些策略或直觉来提高中奖几率。
- 模式识别倾向:人们倾向于在随机事件中寻找模式或规律,即使这些模式不存在。
- 吸引力:这些项目通常承诺提供高于传统金融市场的回报率,这对寻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具有很大吸引力。
- 收益农场:参与者可以通过质押、借贷或其他方式获得看似可观的利息或代币奖励。
- 独特模型:这些项目通常基于独特且复杂的金融模型运作,比如算法稳定币、流动性挖矿、债券等,这些新颖的概念吸引了对金融创新感兴趣的人。
- 技术魅力:对区块链和去中心化金融技术的兴趣也是吸引参与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 UST:TerraUSD(UST)是一种算法稳定币,旨在保持与美元的1:1价值。
- Luna:Luna 是 Terra 生态系统的原生代币,用于治理和维护稳定币系统。
- 算法调节:当 UST 的市场价值与美元的1:1比例偏离时,系统通过算法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 双向转换:用户可以在固定的1美元价值下,自由地将 UST 与 Luna 之间进行转换。
- 当 UST > $1:
- 机制:用户被激励以1美元价值的 Luna 来铸造 UST,因为在市场上 UST 的价值超过1美元。
- 结果:这增加了 UST 的供应,从而降低了其市场价格。
- 当 UST < $1:
- 机制:用户可以以低于1美元的价格购买 UST,并将其以1美元价值转换为 Luna。
- 结果:这减少了 UST 的流通量,从而提高了其市场价格。
让用户自己去博弈,去哄抬,去让资金盘自然地膨胀起来。俗称内卷,胜负、等级和排名的设立使得在同一个场景的人们互相竞争,上层的人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下层的人想踢掉上层的人往上爬,无形之中达到规则建立者的目的。 Web2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很多游戏有天梯榜或者段位排行,往往很多玩家会为了在天梯中名列前矛而疯狂氪金增加实力或者为了段位的提升不停地进行游戏。而氪金的钱,则不知不觉中流入游戏公司的口袋中,在玩家不分昼夜上分的时候,不知不觉为游戏贡献了忠实的活跃度和游戏时间。 抖音有一个pk打赏功能,两个博主在限定时间内pk,看谁在这个时间内得到的打赏比较多,博主都希望自己的打赏数胜过对方,那么就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粉丝们打赏,粉丝们也会希望自己喜爱的博主胜出,一般在时间截止前的时候打赏活动会非常频繁,无需抖音自身的宣传,打赏量就会被博主和粉丝自己抬上去,而很大一部分打赏成为了抖音的利润。 有一个叫 Alpha Club 的项⽬,也采用了类似的逻辑: 一个成功的KOL,希望分享财富密码,于是决定开一场space。信息有价值、space位置有限,因此space有价格。价格如何决定?采用bonding curve,依次递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