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层套娃:把Arweave的永久存储机制套上「智能合约皮肤」,声称要解决数据可编程性问题。但仔细看文档就会发现,所谓的IrysVM虚拟机就是个换皮EVM,连兼容性测试案例都直接照搬以太坊开发者工具包。
- 第二层套娃:用「质押挖矿+数据证明」机制强行捆绑节点利益。要求矿工不仅要存数据,还得跑智能合约验证,美其名曰「提升网络效用」。实际效果就是把矿工变成全天候007的廉价算力劳工——既要当仓库管理员又要当会计,领的工资却还是仓储费。
- 第三层套娃:搞出个「数据棺材复活术」。声称即便主网停摆,用户也能通过历史节点硬盘找回数据。但稍微懂点分布式系统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让用户自己承担冷备份成本,本质上把去中心化存储做成了区块链版「网盘卖硬盘」生意。
- 第一阶段(2021-2023):抱紧Arweave大腿,用「永久存储」概念在NFT牛市里混成生态明星
- 第二阶段(2024):趁着AI+区块链风口,改头换面包装成「可编程数据链」骗第二轮融资
- 第三阶段(2025):发币前夕爆出团队内斗、技术漏洞、矿工罢工三连击,社区分裂成「维权派」和「信仰派」
- 终局(2026+):要么被收购成某公链的存储模块,要么沦为GitHub上的「区块链考古遗址」
- 证明在存储赛道玩「EVM兼容」是伪命题(矿工要的是稳定存储收益,不是智能合约手续费)
- 验证「永久存储经济模型」本质是跨期风险转移游戏(用今天的钱赌百年后的技术成本)
- 开创「PPT分叉术」新流派(不用改代码也能创造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