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游客

更多精彩,请登录!

比特池塘 区块链前沿 正文

区块链创业陷入了漫长的寒冬

武汉小混混
117 0 0
浸泡在区块链内容社区的拥趸者们可能不会想到,截止到目前的熊市竟然是如此地寒冷。更糟糕的是,在目光可及的范围内,完全看不到这一次的熊市会持续多久。有人相约去天台,有人信仰破碎,有人不得不回去“脚踏实地”地工作,有人彻底告别圈子……但反过来看,这个必然让人“冷静”的时期,也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这一轮的区块链创业都在凉凉?
7 R* n  U6 \. o3 n  v! @
5 u/ i8 W7 ?+ P+ o* h    截至目前,区块链行业ToC、有价值的应用,数量为0。5 R6 p1 G2 {1 z8 B, V$ u
- a% A' J6 u: {/ l! U& A& Z
    这听起来是个很残忍的事实。但从根本上来看,这才是熊市到来、泡沫破裂的本质原因。( G! @2 ?% T7 W1 o/ T

' N( l. ]6 X5 `# ~5 x+ _, L2 O- }    因为没有价值,所以行业的币价完全靠韭菜们的“信仰”来支撑,但这种并不牢靠的“信仰”完全依赖于币价的走势,和产品价值无关。当市场变成了一个纯粹的金融游戏,追涨杀跌,是心理博弈的必然结论。6 |) |3 a- \+ ~2 z% e. c" V
2 `* H2 r: h2 s! c( ~6 ^
    一旦币市的下行开始,会比股市、楼市中的波动更加剧烈。
) ~  r* q% y) h, a
( i2 T) s! j# I+ i& f    今天,互联网的所有产品,已经成为了全球用户无法拒绝的生活方式。我们习惯于在手机上看视频、和朋友们互动聊天、用电商来买东西……
4 `& N. ]  W9 f. }2 f' b8 c* L6 v) ]# v1 _! U, D$ [4 b, ~
    互联网的产品在设计之初,非常强调“用户痛点”。这是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基本概念,在每个产品诞生之初,必须要解答这个问题:即,. h" _! Z! m& \$ q% m/ R
8 Z3 F/ Z9 D# y  [) e
    通过这个产品,是否让用户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
4 x0 C; `" U( F$ M% m4 a; J, D* J6 D5 }* V) @, T' @
    基于用户痛点的假设不成立,则产品不成立。
  L' F3 Z4 t3 l
# i+ f% y( k0 v7 s    如《人类简史》这本书里所描述的,货币的本质源于人们的“共同想象”,美元的价值波动,与全球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有直接的关联。6 k8 {/ t2 k$ \- A8 Y2 C# p
) q2 K5 Y( F: O* |8 J
    牛市到来,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个人涌入,而只有当区块链的产品被更多大众所认知和接受,才会是市场拐点到来的时刻。( x8 |4 i$ j5 r( m
! p# Z* R& _+ V4 L& Z
    区块链的产品,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才会具备启动下一轮牛市的动力。0 E- N7 L) y- |2 @: F) o$ m5 J

+ c7 ~; Z6 d0 P    毕竟,用户们可以持续买单的,不能只是一个金融产品,这个“想象力”太单薄、也太脆弱了。
" r- e4 L" e; B1 `/ P" _( z! Z- [0 ~5 V* P$ z1 E- N/ Z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说这一轮的区块链产品,都不具备用户价值?1 h) o1 k' \, k* B3 l# A

- N# C# A4 T/ a( [/ v    2.
" P$ [" v# d# a; L7 ^: {5 u, Z! j/ A3 s) Y5 D, L% P% J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成功的区块链产品解决了什么用户的什么问题?
9 V7 k, g# [1 ~. n
0 K# w- _$ [8 y* x& P# O* S' C    区块链1.0,比特币:! Q% t( d  i0 B

  p# u" U6 s) |) K) [    建立了一种点对点的加密货币;* \* G1 H+ }. M( r+ s

% v  R1 b, ~& r    利用去中心化的机制,完美地解决了信任问题;  O# @! E. w$ s' h" F5 L

) Z' b( @1 J6 `2 W    同时引入矿工机制,将工作量与奖励挂钩,通过利益绑定了拥护者们。
2 A, l% T+ f( L& }5 k4 o
' J! q4 ^$ \/ u! _# Y% s* }    区块链2.0,以太坊:$ m0 Q! @6 K! f! F! B; H

; S5 h* H! h, f1 w: M. `( k    创始人Vitalik的构想是一个超级计算机,而后面生态的发展和他的预期有比较大的出入;
/ D8 z/ b" _) ~& z0 b$ @3 E1 i8 l# Q6 k
    建立了ERC20协议;
5 {. `+ p4 c4 t! c- G7 b
5 r* l" R% ]; P4 E1 S2 ]    通过ICO模式,解决了早期团队的融资问题;
# Z. V& K4 {! B/ @
  J9 q0 v% c1 P- e    使用智能合约,使“协作”可以更透明化。
8 @  v" Q, N9 j$ Q6 V0 w5 a
- k# _, c0 h/ T& T" f    从区块链被公认的两大里程碑上来看,每个产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痛点”。而这群人,也就是这个产品中最核心、最有凝聚力的用户群体。
, X* b& }$ l- G2 g6 F/ u# A( \( L. f6 j7 o
    比特币中,核心用户是:想规避被监管交易的特殊人群;利益绑定的矿工们。
) E# X0 V5 b  X1 `; X7 z. G6 @: H) [- J4 I$ {, [' U# r
    以太坊中,核心用户是:需要通过ICO快速变现的初创团队们;被ICO模式,利益绑定在具体项目中“币东”们。
8 W" I" G% u, w
! {' r6 W# D8 Y' M7 D    但除了这两大应用,类似能够解决了用户痛点的产品,我们并没有再看到。
: E% [7 ]0 P0 v/ D( U  q0 \4 y0 K! u$ _
    3.
$ `5 Z' g) E! @% e6 p0 t
/ B: z( b- S* p: y# t    内容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
- r7 v( z8 {9 v* ~5 s2 z
' G6 r% ?% i( a. g' k    全球用户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平均时间超过5个小时,而关于内容的消费(包括视频、音频、文字等),更是占据了超过70%的时间。! `$ y  g7 c- o; A: w2 e% U
8 x2 A& K1 Z' \* N+ T
    从全球来看,当前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有超过半数都与内容行业有关。
) w- G0 B# M8 _& n, {$ Y6 z( h/ i" A3 ]+ z
    Steem、Reddit、币乎等等区块链的创业者们,自然也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商业价值。2 [% W% E! ^0 Y9 W
. u$ F5 _/ C0 j& ?+ {$ P
    他们当然也看到了,当前内容行业的“最大痛点”——7 c' g3 d% P$ t& F# U% V
: Z3 O9 |5 i% @6 c
    由于平台的存在,内容生产之后的主要价值,被这些垄断的“中介”们大量攫取了。内容真正的生产者们,在产权保护、内容消费分成方面,并没有得到公平的报酬。
8 ^0 Y4 D  l2 `1 u9 t2 ~+ R, p/ ~
1 o/ p! \* t3 J8 z6 y. f* T2 x    平台方一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这个吸引的过程,其实和内容本身是有关的),另一边又以此为筹码来绑定内容的生产者们。这是一个迭代螺旋绑定的效果,增长过程完全匹配马太效应,越多的读者带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越多的内容生产随之也会带来更多的用户。* j! D- `/ `) I) O

: U, N1 T+ _* L5 Z6 Q    在这个从“内容生产→内容消费”的过程中,平台利用了内容供需双方的“不对称性”,充当了“上帝之手”,这个利用不对称性的**“内容分发”权利**,是每个内容平台商业价值的核心秘密。
1 a! o* l9 B3 X7 y8 k1 Z& [0 g3 D. C/ l' ?! L% _6 G
    所有区块链内容行业的初创团队,都在试图挑战这个“去中心化”。Steem也好,币乎也好,本质都希望通过将“内容消费者”和“内容生产者”之间,利用可被信任的区块链技术,使用代币机制做通道,让原本被平台获取的大量价值,重新分配给“供”、“需”双方。) a! }) d1 _$ T

. b# f' K7 K/ s  r    **将原本中介的高额利润,重新分配给作者和读者。**是区块链内容领域初创团队的基本逻辑。1 a1 m; p$ i$ G( W, F
' q( g) v4 I. |& L) K: |
    “优质作者们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利益分配。”——这是大家找到的用户痛点。
0 D0 Z3 i. ?- ^0 V, W) K% v/ ^. ^3 N7 d6 l  g& X
    4.) @+ m; F! q6 x/ W/ R. j
  S9 ^3 x* T2 ^  n: c- n
    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作者和读者连接,听起来是个非常完美的逻辑。
* f7 Q4 u& m. }; U* [
, l! A, n9 P) B4 d4 I    从每个团队的白皮书中,也能看到其中有大量的笔墨,在描述如何进行公平的内容价值评定、如何防止作弊、如何奖励贡献者们……等等,但回归到最根本的那个初始点,也就是在这其中,用户的痛点真的被满足了吗?作者们的收入,真的变高了吗?2 ?4 s# B! h) ^. Y0 ?  g

" W* }0 s1 j4 s, c- V5 ~+ G# r4 A    在互联网行业里,不乏有许多后入场的“巨头”们,会花费高额的代价(例如今日头条,在15年推出的“千人万元”计划,仅此一项就有接近过亿人民币的预算)来进行优质内容创作的激励,平台给出慷慨的激励,解决的就是优质内容创造者们的问题。
* r& b. }. _) y; g6 H: Y
. j3 w4 t5 i8 m5 a    区块链的内容创业者们,本质上是在和互联网的巨头们直接竞争。! O3 l$ U9 `- }$ S

9 U( `: |/ I3 x/ q# e    大家争夺的,是最好的内容创作者们。
, I% r6 C* g4 R$ `3 F
2 j  O8 S. I3 u7 _# F/ v5 A    对这些创作者来说,相比今天在区块链团队中描述的未来“大饼”,另一端却是互联网行业中现实的“真金白银”。“去中介”的收益听起来十分美好,但在眼下,当一个自媒体可以在微信上轻松月收入过万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人舍弃掉眼下唾手可得的收益,转而去赌博一个看不清的未来?
, a4 M" n: q4 N" X- R4 A0 M2 V* R( l3 a
    对于一个具备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来说,玩家的收益不应该是“纸上谈兵”。$ Y% _! A8 G- y$ R; l% D

+ p) l6 X! j; n. r! Q7 O- g/ e    在成熟的互联网内容行业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几乎被所有人“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 ?4 i6 O* @* {$ D, Q& v5 y- M: G, }4 J5 y$ T8 n8 d( _: e) |9 N
    内容平台因为拥有了用户,因此可以通过广告完成清晰的商业变现,同时,这个现金可以直接对内容的生产者们进行实时激励。- v) R7 ]8 ?8 a3 r' j

  E( t  a; d0 K7 `    如果是你,想要的是每个月上万的现实收益,还是现在分文不值、未来可能会暴涨的代币?0 J* X/ k% U' h: O% c6 W( Q

, ]3 b" H+ b) r: p$ u  S$ z1 R    对区块链忠诚的“信仰者们”来说,也许选择是后者;但对于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选择毫无疑问是前者。
, J8 F/ I* m3 i& S( j5 |/ x  k5 e+ `  p
    5.2 z$ _% S* C6 z- c1 F

" t" c; m9 V7 R& j/ v    区块链行业的产品设计,其实远比普通的互联网产品要复杂。因为区块链本质改变的是“生产关系”,或者说,通过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可以让更多的陌生人进行“协作”。
  }# z! r- ?7 i  U
: f" A% c5 G) O. J4 L3 }3 a    这意味着,在区块链的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至少两端的角色:“供”与“需”,加上作为产品、发行了货币的“中心”平台方本身,就是三方的博弈。
" i! |+ b2 i; r( U7 \3 b: k! ^' ~3 B# S8 N1 D) h
    这其中的每一方,都需要有足够的动力。自发且持续的动力,才能让这个精心设计的系统,脱离了金钱激励真正运转起来。1 B2 H5 o3 W9 }1 {8 n% S, k

7 N/ w; N( ]* a# C    Steem们希望借助在交易所币价所产生的“想象力”,来激励内容生产者们,从而完成整个内容付费的改写,这个做法相比互联网的模式,并没有任何在变现效率上的提升(请注意,我们指的是现实中的模式,而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J) w; M+ i  o5 ^- H& X. K
" n3 m% E/ C9 @2 [, H* H( f
    也因此,这个“用户痛点”并没有在现实中被真正解决。它的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在想象中的、虚幻的构思。
3 ]+ j* i+ c# A6 R
& P9 }  ^7 w( L2 m    对于区块链的初创团队们来说,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商业逻辑的改造并没有那么容易。8 G" y6 |/ W7 K. w/ G* J, G
! n* H1 Y1 ^# I4 o6 F5 J
    “将原本中介的高额利润,重新分配给上下游。”——这个思路没有错,但假如在分析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现有平台的完整商业逻辑,那么原本竞争对手的“痛点分析”也就会有巨大的漏洞。
' C' v  H  I3 e# q7 Q0 T) P$ l6 X
    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只是虚假繁荣。产品在牛市中尚且还能“活力四射”,一旦进入熊市则彻底凉凉。
$ Y4 L- U" [: z5 b* a7 F- r* x2 `# X- Q
    如何不通过交易所的“币民们”的想象力支撑,对内容创作者们进行足够有吸引力的激励?' i4 R4 w% y' a; w
( O7 A) y8 }5 u/ o: \9 d& g
    这才是区块链内容创业的核心痛点、本质问题。3 P1 e6 r1 ^  t, C: y& d1 Y0 E

* L7 M5 ?' m4 h. `5 z4 l' {    这才是每一份白皮书里需要撰写的主要内容。
: E% }7 b7 Q# a! h/ e4 _' W  N" y
# e2 l- Z# p' s+ S9 C5 T    这才是机制设计需要着力的部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Steem们在一个并不成立的假设下,完成了看上去复杂、但根本没效果、只是写给外行人看的、数学公式的堆砌。2 r. r5 g: ?! [0 T1 k

4 f% }+ f4 C2 o; s& [5 J% G    就像,每一个成熟企业都必须给员工发工资,而不是只发兑现期不明的股票。
4 X$ G. ^1 J/ }
, b+ v( E& L* A9 D5 h& s$ R    不然就是下一个乐视。
BitMere.com 比特池塘系信息发布平台,比特池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比特池塘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武汉小混混 小学生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