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区块链开发者生态建设方法与难点
nzb37618
post on 2023-1-1 08:16:59
19
0
0
通常而言,代币模型是这样:
当一种代币增值时,它会吸引开发者和投资者的目光;
随后,这些开发者会购买这些代币,并成为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
这些开发者因区块链网络成功而利益增值,他们会在区块链网络的顶层开发应用;
其中一些应用会获得成功,吸引新用户进入,促使代币进一步升值,最终吸引更多投资者。
虽说这一模型依赖的未经检验的假设很多,但我认为最有趣的是对开发者行为的预测。尽管数十亿美元的投资都依赖于开发人员是否采用这些协议,但我几乎没有看到相关的分析,说明上述激励措施是否能够真正地激励开发者。关于这种参与模式是否有效,团队是否会乐意采用协议,以及如何量化开发者的采用情况等问题依然没有好的答案。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开发者的采用为什么对区块链协议非常重要,为这一话题做出一些贡献。我同时也会讨论团队如何吸引开发者,以及如何评估哪一种方法取得了成功。最后,我会提出一些建议,来量化开发者采用区块链协议的状况。
为什么开发者对区块链协议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部分公司都采用了相当简单的商业模式:生产软件并收取使用费用。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公司通常对软件授权或软件磁盘收取一定费用,例如,一个 Microsoft Word 的副本为 50 美元。而在过去十年中,软件即服务(SaaS)已变为更主要的定价模式。最近,像 MongoDB 这样的公司通过对附加的工具收费,在开源软件之上构建了大型业务。
而代币驱动的区块链网络则引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公司可以通过保留一些加密代币,来发布一些由加密货币驱动的开源协议,为自身创造价值。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 Albert Wenger 是该模式的支持者,他解释道:
「如果某种协议被广泛使用,那么相应的代币就会增值。例如,一个分布式存储服务(如亚马逊的 S3),只要符合协议规范,任何人都可用任何语言实现存储协议,并获得别人支付的相应的存储代币。而当这个协议被广泛采用时,该协议的最初创建者则可以利用之前留存的代币来赚钱,此时他们可以在代币价格更高的时候出售这些代币。」
虽然代币的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细微差别,但是几乎所有的模式都依赖同样的思想:需要在协议之上构建应用、产品或服务,推动用户使用。
以 Augur 为例,这是一个由 REP 代币驱动的预测市场协议。包括创建市场和解决争议在内,在 Augur 网络上的许多行为都需要 REP 代币,网络使用量增长理应增加 REP 的价值。但事实上,普通用户很难使用该协议,Augur 依赖于开发人员在其协议之上构建应用程序,如 Veil 这样的中继器,来推动人们使用该协议,并让代币升值)。必须说明,这部分我对 Augur 代币模型的描述过度简化,这仅仅是为了说明开发人员的角色。
鼓励开发人员参与的策略有哪些?
在过去的几年里,区块链团队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吸引开发人员。2018 年,EOS 背后的团队 Block One 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举办黑客松,而以太坊则采用了更偏向以社区为主导的方法,但依然让其创始人兼形象大使 Vitalik Buterin 飞往世界各地推广以太坊。总的来说,区块链团队最常用的一些策略包括黑客松、资助项目和设立生态基金。
黑客松效果如何?
黑客松这种活动早在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之前 10 年就已经出现,现在区块链领域的许多团队仍然非常青睐用这种方式吸引开发者。作为加密领域中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以太坊在黑客松方面最为成功。以太坊的黑客松中最著名的主办方是独立于以太坊基金会(虽然由其资助)的 ETH Global。自 2017 年 10 月组织 ETH Waterloo 以来,已经举办了多次黑客松,吸引的开发者超过 4000 名。
尽管这些数据是否真的可以证明对开发者的吸引力还有待观察,但是一些早期的数据显示,用黑客松参与者的数字来观察某个项目对开发者的吸引力相当有用。
仅 2018 年一年,ETH Global 就吸引了来自 60 多个国家的 1000 名开发者加入以太坊生态。而今年 2 月举办的 ETH Denver 一次活动就接待了 1000 多名开发者,今年参加以太坊黑客松的人数几乎肯定会超过 2018 年。
不过,黑客松把开发者留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则并不确定。许多赞助过杰出开发者的区块链团队都表示,在黑客松结束后,大部分项目都被束之高阁。这也不让人吃惊,多在周末来到像 ETH Denver 这样的黑客松的开发者都必须在周一早上回归到全职工作。
而另一方面,周末的黑客松中也出现了有影响力的公司。Felix Feng 于 2017 年 10 月在 ETH Waterloo 创建了 Set Protocol 的最初版本,几个月后从一群顶级投资人那里成功融资 200 万美元。
此外,这些黑客松日后也可能会对以太坊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参加黑客松几个月后,开发者可能会决定全职投身这区块链行业。
以太坊不是唯一一个利用黑客松来推动开发者应用智能合约平台的生态。EOS 背后的团队 Block.one 去年利用手中丰厚的资金为全球各地的黑客松提供了超过 150 万美元的奖金。Block.one 的阔绰让以太坊生态系统相形见绌。EOS 伦敦黑客松的奖金高达 10 万美元,对一个 48 小时的活动来说,这是一笔巨额资金。虽然根据现状很难判定 Block.one 黑客松产生的影响究竟如何,但资深人士表示,他们对这些黑客松的结果印象深刻。仅 EOS 伦敦黑客松就有近 500 名与会者参与,对于一个诞生不足两年的区块链项目而言,这不同寻常。
我从未参加过任何 EOS 的活动,所以很难对他们进行比较;但是今年早些时候我在 ETH Denver 度过的周末让我对以太坊社区印象深刻。尽管该活动开出的奖金相对较少,但仍有 1000 多名开发人员从世界各地汇集于此。没有人聚焦在一起讨论奖金或代币价格。相反,人们似乎是真正乐于了解以太坊,与社区中其他人相会。
虽然以太坊社区看上去还需做出更多努力,但我完全相信这个社区很难被复制。
给开发者提供资助有用吗?
在加密世界,我定义的「资助项目」,是指那些给一些特定区块链协议或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团队提供非稀释性资本的项目。我定义的「资助项目」也包括提供技术帮助等非财务支持。
以太坊基金会在 2015 年初推出了开发者资助(DEVGrants)项目,给每个项目 1,000 - 10,000 美元的小额资助。而到了 2018 年以太坊基金会重启资助项目之时,资助规模明显不同了,变为 1 万至 150 万美元。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协议也为使用其软件的团队提供资助。12 月,0x 宣布每年拿出 100 万美元开展生态系统加速计划,而 Maker 自 2018 年 2 月以来一直在提供 2.5 万美元的资助,作为其稳定基金的一部分。
大部分第一层区块链都有着相似的资助计划,包括 Zilliqa 的 500 万美元资助计划、Protocol Labs 的 500 万美元研究资助计划和 Stellar 的合作伙伴资助计划。虽然所有这些资助计划都聚焦于生态系统的建设,但他们的具体目标却各不相同。例如,Zilliqa 专注于「在其开源技术平台上开发新的应用」,而协议实验室(即 Filecoin)则把资助计划的重点放在核心的开发挑战上,例如其共识算法。
这些资助项目都有效吗?真的很难说。这些项目还很少有开展已经超过两年的,而两年是评估初创公司成功与否的较短时间维度。此外,极少有资助项目会向公众发布更多数据。不过有一些成功的传闻。例如,以太坊基金会在 2018 年 8 月向 Uniswap 提供了 10 万美元的资助,而 Uniswap 此后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其智能合约中持有 700 万美元。不过追踪那些核心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度就更具挑战性了。
资助必然存在着缺点。区块链团队依赖于非营利性基金会的资金,会在资金耗尽时面临不确定。对于走风险投资路线的初创公司来说,有一个相当明确的流程,完成种子轮 12 个月之后开始筹集 A 轮融资。由于这些提供资助的基金会持有的通常是波动性很大的资产,因此来自生态系统资助的资金会充满不确定性。
团队的问责机制也要差很多。风险投资可能不是最透明的行业,但风险投资基金对其 LP 负责,相信该市场运作合理有效。风险投资家通常也会向团队了解他们希望看到的指标。但大多数资助计划目前尚不清楚未来的资金如何决策,以及向谁负责。
选择上的偏见也令人担忧。在某些情况下,提供资金资助项目是有道理的,例如以太坊 2.0 的核心基础设施难以货币化,应该进行资助。还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是,资助资金可以是项目初创到风险投资的桥梁。不过,我不相信能够从顶级投资者筹集资金的团队通常会是那些申请资助计划的团队。虽然风险投资会稀释股权,但可以让团队更具确定性,并且对开展招聘等事项都是很好的信号。
生态基金能否很好构建生态?
广义地,我将「生态基金」定义为投资稀释性资本的基金,其目标是建设特定的生态系统或者协议。这是企业型风险投资的演变。企业型风险投资会出于战略和财务回报的原因投资早期公司,但仅仅着眼于在加密领域获得投资回报的基金不是生态基金。
ConsenSys,是加密领域最早的生态基金 , 它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于 2014 年 10 月创立,旨在通过构建核心基础设施和去中心化应用来发展以太坊生态系统。
在 ETH 达到最高价时,Joseph Lubin 个人身家估计在 10 亿到 50 亿美元之间,他为创立 ConsenSys 慷慨解囊,每年投入的资金可能达到 1 亿美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金并非来自以太坊预售 ETH 的支持,也不是来自以太坊基金会,而是全部来自 Joseph Lubin 的个人资产。
ConsenSys 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帮助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作为以太坊的开发框架,Truffle 下载数量早已经超过百万;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以太坊钱包,MetaMask 的下载量超过 130 万。但是 ConsenSys 可能过于分散,因此最近不得不裁掉大量员工并关停旗下一些孵化的项目。
最近,不少区块链协议已开始直接将自己从 ICO 中募集的资金配置到管理基金中。EOS 在 ICO 中筹集了 40 亿美元,已承诺将其中的 10 亿美元配置到生态基金中。迄今为止,EOS 公布的最大一支基金是规模为 3.25 亿美元的「EOS.IO 生态基金」,由 Mike Novogratz 的 Galaxy Digital 管理。EOS 还承诺了许多其他的基金,包括 1 亿美元聚焦欧洲的生态基金和 2 亿美元聚焦亚洲的生态基金。
可用于评估这些生态基金运作效果的数据极少。但是,我担心只投资于特定生态系统的基金会面临选择偏见的风险。如果你是一个开发团队并已经拿到了 a16z 或 Paradigm 的投资合同,很难看出 EOS VC 这样的战略性基金会增加更多的价值,以至于宁愿从他们那里拿钱而不从与协议无关的基金拿钱。
风险资本通常遵循幂律回报。首先,回报趋向于集中在最好的基金上,也就是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往往高度集中在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其次,这一小部分公司会给大多数风险投资基金带来大部分回报。若技术公司的影响遵循幂律回报,这意味着少数公司将赢得大量市场份额,产生大量创新,并雇用大部分开发人员。如果你认为最好的资金将为最好的公司提供资金,那么生态系统基金最终可能会黯然失色。
另一方面,当然有充分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些基金最终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的项目来说,「协议依赖」是巨大的风险,比如,任何在 Augur 或 0x 之上构建应用的团队都依赖于这些下层协议来持续发布。如果生态基金能够让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能够接触到协议开发团队,那么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卖点。
有趣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我与多个决定在 EOS 平台上开发的团队进行过交流过,他们选择 EOS 的原因是那里有钱(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些生态基金也支持了一些伟大的团队,比如 ConsenSys 投资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团队,像 StarkWare 和 AZTEC;而 Galaxy EOS 支持了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他们投资了 Good Money 和 Mythical Games。
量化开发者的参与度有多难?
我本想感叹一下区块链领域对开发人员动态跟踪和分析有多么匮乏,作为这部分的开篇,不过随后就看到了 Electric Capital 在三月份发布的一份关于开发者现状的报告。这个报告真的非常非常好!他们的团队分析了大量数据,并描绘了迄今为止开发人员对区块链协议参与情形最为清晰的图景。
以下是对开发人员参与状况进行量化的一些想法。当然,每种方法都包含不足之处,例如,GitHub 活动并不能捕获任何有关每日活跃用户的数据。我的猜测是,最完善的方法是把其中一些方法结合起来。
开发人员的参与仍然是区块链世界最为重要但尚未充分探索的课题之一。确实,关于智能合约平台的大部分文章都聚焦于技术和学术主题,如共识机制和链上治理。这些主题当然很重要,但它们预设了使用平台的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是健康的。但是如果没有开发者,一切无从谈起。
BitMere.com is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just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The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Write the firs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