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与共生并不矛盾,本质是发展的困境。韩国电影《寄生虫》一经上映便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讨论,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人类社会最深的奥秘,人性的边界取决于财富分配的边界。财富分配或者是利益分配问题自古以来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这在真实世界成立,区块链世界依然如此。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所谓的L2流动性分割问题本质就是流量还不够多且不够分以及分配不均,所谓L2的寄生问题本质就是L2当前没有造血能力且无法反哺主网以及选择性躺平。从经济本质上讲,L2的成本端主要是付给主网进行结算操作的费用,另一个则是租用Blob空间的费用;收入端则主要来自用户支付Gas。在这个经济模式中,相当于以太坊主网将交易的执行外包给L2,主网则专注于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同时通过不断升级降低成本。


- 跟风躺平型:既然L2进入门槛低,还能分一杯羹,那我为什么不参与,叙事失败是主网不行,不管我的事,但该分的钱一分不能少。此种类型多见于孜孜不倦的PUA用户,明牌反撸完之后,直接摊牌,你骂任你骂,钱到手了,比如Scroll。
- 自立自强型:我足够强,我要分这一杯羹,但主网不给力,我赚的钱,我不能拿大头,我争不过你,那我就自己来。比如Optimism、比如Unichain。
- 另辟蹊径型:我自带流量,我并不一定瞧得上你的流量,但我需要借你的道。比如索尼的Soneium。
各有各的野望,但中心思想是用户体验和应用。2.1 Unichain 最近一段时间,最具有话题性的L2,无疑是Defi龙头Uniswap推出的Unichain,批评和赞誉兼而有之,但是如同上文的分析,对于本就自带流量的原生Defi龙头而言,做一个自家的L2从商业逻辑上完全没毛病。 Uniswap作为链上最大的Defi,当前日活跃用户超过100万,按照交易量来看,是占比超过40%的链上最大DEX,是第二名的两倍,每年在以太坊上交易额接近7000亿美元,对于Uniswap而言,面临的发展难题一个是市场地位和份额的扩大;另一个则是协议收入和代币价值的上升,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基础就在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交易体验,节省交易费用,进一步强化竞争力。从交易费用构成来看,主要有以下主要变量和对应的收益方。




大浪淘沙见真金,应用突破才是未来!如同本文开篇所讲,当前的以太坊币价疲软,生态叙事乏力,流动性分割等情况真实存在,特别是币价持续的萎靡不振,更是加剧了市场的负向反馈,然而即便如此,可以明显看到新入局的L2依然需要依赖以太坊这颗大树。 从这些新进入的L2的产品布局和意图上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趋势: 以太坊的价值重估或许存在分歧,但围绕价值分配的变革则正在发生。新进入的L2要么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实力,要么有自身流量的加持,或者在链接We2的场景上有较高的潜力空间,他们无意替代以太坊,而是更多考虑在当前既有的困境中,如何通过自身的实力分得更大的蛋糕。 这或许也代表了以太坊L2生态的破局方式,项目需要在技术、流量、生态中的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否则基本掀不起市场的任何浪花。 此外从这几个项目的侧重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于新项目更加侧重开发出更具用户体验的应用产品,而非简单的强调基建的基础作用,这在当前以太坊基建过剩的现状下,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对N多躺平的L2而言,这些新进入者是鲶鱼还是鲨鱼,亦或仅仅是一块鱼肉,在当前的环境中,尚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如果从更长远的人类历史看,多么伟大的事业也逃不过周期规律,在漫长的谷底再次走向巅峰的过程一定要经历烈火炼金的考验,但谁也不清楚,今天还是市场的明星顶流,在下一个周期中是否仍然还有声音,我们唯一确信的则是淘汰不会停止,发展也不会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