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票时间:首轮投票于3月21日14:30(东八区时间)开始,持续7天,至3月28日07:59结束。
- 参与条件:用户需持有至少0.01 BNB,并登录经过认证的币安账户。
- 投票方式:每位用户最多可为5个项目投下架票,每个账户对同一项目只能投一票,投票通过币安广场(Binance Square)官方帖子进行。
- 结果处理:投票结果仅供参考,最终下架决定由币安根据官方审核流程和标准作出,审核因素包括交易量、团队承诺、社区参与度等。

- 回购计划进展:GPS此前(3月11日)宣布将使用币安冻结的做市商账户中的434万USDT(做市商通过GPS交易获利)在未来90天内回购GPS代币,并永久销毁回购代币,以减少流通量并提振价格。今日公告称,由于执行回购需要币安企业账户,GPS需完成KYB(Know Your Business)验证流程,这一流程导致了延迟。目前,KYB验证已完成,GPS将尽快协调收回冻结资金并启动回购。
- 透明度承诺:GPS承认未及时沟通回购进展是其疏忽,承诺未来将加强信息透明度,实时向社区分享可公开的信息。
- 产品进展:GPS表示正在开发新产品功能和跨链资产能力,相关成果将在未来一周内公布,试图通过实际进展重建社区信任。

- 清理低质量项目:投票下币机制允许用户对表现不佳的项目表达意见,有助于清理“僵尸项目”,提升平台整体质量。例如,GPS因价格暴跌和做市商风波被列入监控名单,投票机制为其提供了社区反馈的渠道。
- 增强用户参与感:通过投票,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平台决策,增强了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对于长期亏损的投资者而言,投票下架可能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也可能推动项目方采取更积极的补救措施。
- 震慑作恶行为:投票下币机制对项目方和做市商形成了一定威慑。像GPS这样因做市商恶意抛售而暴跌的项目,可能因社区压力而被下架,这将促使项目方选择更合规的合作伙伴,同时倒逼交易所加强对做市商的监管。
- 大户操控风险:投票机制可能被大户操控,散户的声音容易被边缘化。尽管每人最多投5票,但持有更多BNB的大户可能通过多账户操作影响结果,导致投票结果偏向大户利益。
- 投票结果的有限性:币安强调投票结果仅供参考,最终决定由官方审核。这可能让用户感到“投票无用”,降低参与积极性。例如,GPS即使获得大量下架票,币安也可能因其他因素(如项目方的补救措施)决定不下架,这可能引发社区不满。
- 对投资者的间接影响:投票下币可能导致项目价格进一步下跌,持有相关代币的投资者可能面临更大损失。例如,GPS被列入投票下架清单后,其价格可能因市场恐慌而继续承压,散户投资者可能成为最终的“接盘侠”。
- 对做市商的震慑:GPS事件中,做市商Web3Port的恶意抛售行为被曝光并受到处罚(账户冻结、收益没收),投票下币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其行为后果的严重性。未来,做市商可能因担心项目被下架而更加谨慎。
- 对项目方的压力:投票下币机制倒逼项目方提升透明度和执行力。GPS在投票压力下加快了回购计划的推进,试图通过实际行动挽回社区信任。然而,对于已经“跑路”或不作为的项目方,投票下币可能只是“马后炮”,无法真正挽回投资者损失。
- 交易所责任的强化:投票下币机制暴露了交易所审核机制的漏洞,例如GPS在上线前的估值虚高(2.3亿美元,远高于同类项目CertiK的1.1亿美元)和代币经济学缺陷(团队与早期投资者占比超40%)。未来,交易所可能需要加强对项目方的尽调和做市商的监管,以从源头减少作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