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审计(未经过安全审核)
- 流动性未锁定(开发者可随时撤走资金)
- 匿名团队(团队成员身份不透明)
- 价格突然飙升(价格异常上涨,可能是操纵市场)
- 少数钱包持有大量代币(高度集中,易于操纵市场)
- Rug Pull 是一种退出骗局,开发者推出加密项目,吸引投资者资金后卷款跑路,留下毫无价值的代币或其他数字资产。
- 主要警示信号:缺乏审计、流动性未锁定、代币分配不均等。
- 如何保护自己:使用 GeckoTerminal 等工具进行研究,该平台内置 Rug Pull 监测功能,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项目。

- 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
- 承诺独家数字产品(如 NFT,声称持有者可获得特殊优势)。
- 雇佣名人或网红 在社交媒体上大力推广(Shill)该代币。
- 通过协调买入 人为推高代币价格。
- 流动性未锁定 —— 允许项目方随时提取资金池中的资产。
- 代币分配不均 —— 绝大部分代币被少数钱包持有。
- 没有智能合约审计 —— 项目未经过安全审核,存在代码漏洞风险。
- 代币价格异常飙升 —— 可能是“拉盘出货”骗局。
- 匿名团队且无历史记录 —— 项目团队成员身份不透明,缺乏信誉。




- 避免极端炒作的项目。
- 检查团队活跃度和社区参与度。
- 使用 GeckoTerminal 进行审查,包括:
- 捆绑购买(Bundled Buys)
- 交易冻结权限(Freeze Authority)
- 代币铸造权限(Mint Authority)
- 流动性锁定(Liquidity Lock)
- 蜜罐陷阱(Honeypots)
- 可重入漏洞(Reentrancy Risks)
- 如上所述,大多数信誉良好的加密项目都会接受智能合约审计以证明其合法性。在投资之前,请仔细阅读审计结果并确保没有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这意味着管理项目的智能合约可能会被利用。
- 通过捆绑购买购买的代币数量,可用于在拉动之前抬高代币的价格。
- 冻结权限,可以阻止持有者交易代币。
- 铸造权,允许合约创建者铸造新的代币。
- 流动性锁定,确保提供给池的代币被锁定,并防止创建者提取它们。
- 蜜罐,其中代币可能由于合约功能或恶意代码而无法出售。
- 重入风险,恶意合约可以尝试从池的智能合约中提取代币。

- **社交媒体(Telegram、Twitter、Discord)**是否活跃?
- 是否有真正的社区讨论,而不仅仅是营销宣传?
- 项目官网是否提供智能合约审计和团队身份信息?
- 在 LinkedIn 搜索团队成员,确认是否有真实的行业背景。
- 在 GitHub 查找代码贡献记录,确保团队有开发经验。
- 在 CoinGecko 等平台查看代币最新新闻,检查是否有可疑事件。
- 硬 Rug Pull(Hard Rug Pull) —— 项目方 直接卷款跑路,删除所有社交账号和官网。
- 软 Rug Pull(Soft Rug Pull) —— 项目方 逐渐退出,减少沟通,最终放弃项目,让投资者持有无价值代币。

- 开发者利用社交媒体和 KOL 人为炒作代币,推高币价(Pump)。
- 价格飙升后,开发者 抛售手中持有的代币,导致币价暴跌(Dump)。
- 2025 年 2 月,阿根廷总统 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 在社交媒体宣传 LIBRA 代币。
- 代币 50 分钟内涨至 $5.20,因项目方持有 70% 代币总量,在高点抛售,导致币价 暴跌 85%。
- 诈骗者套现 $8700 万美元,投资者血本无归。
- 不管谁在宣传代币,都要核实代币分配情况。
- 检查是否有大量捆绑购买,防止价格被少数人操纵。
- 诈骗者承诺开发 “革命性项目”,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
- 融资后,团队消失,投资者手中持有毫无价值的代币或 NFT。
- 承诺开发 NFT 游戏,吸引投资者购买 NFT。
- 融资 $270 万后,团队消失,社交媒体停止更新。
- 研究团队背景,检查 LinkedIn、GitHub 记录。
- 避免投资完全匿名的项目,确保团队成员可追踪。
- 承诺“高额回报”,但实际上是用后续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
- 参与者 拉人头 赚取“推荐奖励”,系统最终崩盘,投资者无法提现。
- OneCoin 承诺投资者可以“挖矿” OneCoin 代币,并通过教育课程提升投资技能。
- OneCoin 根本不存在区块链,代币无法自由交易,只能在官方平台限制交易。
- 投资者损失超过 $40 亿,创始人跑路。
- 如果代币不在公链上交易,而只能在封闭平台交易,风险极高!
- 避免投资需要“邀请朋友加入”的项目,典型的庞氏骗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