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TGE的首日,新资产发行,交易量高度活跃,反映市场的即时接受度。受抢筹和FOMO情绪影响较大,是市场初始定价的关键阶段。
- TGE之后前7天的价格变化可以捕捉市场对新代币的短期情绪,以及对项目基本面的初步认可,衡量市场热度的持续性,并回归到项目的合理初始定价。
- TGE之后前30天则观察代币的长期支撑力,短期炒作降温,投机者逐渐退出,代币价格与交易量是否维持,成为市场认可度的重要参考。



- MC 仅计算当前流通代币的总价值,未考虑未来解锁的代币,因此可能低估项目的真实估值,尤其是在大部分代币尚未解锁时,容易造成误导。
- FDV 则基于所有代币总量计算,能更全面反映项目的潜在估值,有助于投资者评估未来的抛压风险及长期价值。对于低MC/FDV的项目来说,FDV的短期参考意义有限,更多是长期参考。
- Binance
- OKX
- UPbit

- 上币事件数量的增减趋势与BTC价格涨跌高度一致。BTC上涨期间(2月至3月和8月至12月)上币事件较多,而BTC横盘或者下跌期间(4月至7月)上币事件数量明显减少。
- 顶级交易所(Binance、UPbit)的上币活动在熊市期间受影响较小,其上币份额在此期间反而有所扩大,显示出更强的市场主导力和抗周期能力。
- Bitget 上币数量较稳定,市场波动对其影响较小,而其他交易所的上币节奏波动较大。可能与其更均衡的上币策略相关。
- Gate和KuCoin具有更高的上币频率,但上币数量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表明这些交易所可能更依赖牛市时新项目较高的流动性来吸引用户。


- UPbit 在币种上市 24 小时内交易量占比极高,甚至超过 Binance 的一半,显示出其在短期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流动性涌入明显。虽然 30 天后占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市场份额,占比甚至接近 OKX、Coinbase、Bybit三个顶级交易所的份额总和,表明 UPbit 在上币市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 Binance 和 OKX 交易量稳健增长,30 天市场份额仍然领先,显示出强大的市场认可度和流动性深度。Binance 在 24 小时内占比 47%,30 天后更是增长至 53%,表明其长期市场主导地位,而 OKX 也在 30 天后维持较高份额。
- Bybit 在短期和长期交易量均表现良好,较为稳定。而Bithumb 市场份额在 30 天后略有上升,表明其不仅能够留住早期交易量,还能吸引更多流动性。这说明 Bithumb 在上币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所增强。
- 市场封闭:由于韩国本土KYC政策较为严格,海外用户基本无法直接使用韩国的交易所,这种区域隔离导致韩国市场形成相对封闭的交易生态;大量本土用户习惯在韩国交易所进行买卖。因此韩国市场内部流动性更集中。
- 交易所垄断:韩国加密市场呈现高度垄断格局,UPbit目前占据 70%-80% 的韩国加密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2021 年 UPbit 确立领先地位后,Bithumb原来第一的地位被取代,市场份额下降至 15%-20%。韩国交易量与流动性向头部平台聚拢,展现出强大的资金聚集效应。
- 加密资产的高渗透率:韩国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持有比例极高,远高于其他主要市场,截止到2024年11月统计,在韩国交易所持有加密货币的人数超过1559万人,相当于韩国总人口的30%以上。许多韩国人本身就持有大量加密资产,并且在投资选择上更倾向于数字资产。韩国以全球0.6%的人口,贡献了全球30%的加密货币交易量。
- 社会资本充足:再加上韩国是GDP较高的发达国家,整体社会资本较为充裕,可投资资金庞大,使得加密市场具备充足的流动性。
- 传统行业年轻人的生存空间较小:韩国为财阀垄断的资本主义国家,年轻人面临较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阶层固化加剧了对财富增值渠道的渴求。约有308万名20-39岁的年轻人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23%。

- Binance表现最好,平均值和中位数都比较突出。平均值排名前三依次是Binance,OKX,Bitget,其中OKX虽然平均值正,但中位数为负,表明上涨代币的价格波动大,在短期内的价格波动很剧烈,异常值较明显。Bitget表现较为突出,在其他交易所中最接近两大头部交易所。同时,其中位数涨幅位列所有交易所第二,仅次于 Binance,且呈现较高的正数值,这表明 Bitget 上的代币价格整体呈现有力的、正向的上涨趋势。
- 中型交易所中,Bithumb,Gate,KuCoin三者表现较好。其中,Bithumb是价格表现较为均衡的一个,绝对值和中位数差值最小,说明价格波动较小,表现稳定。但是其中KuCoin,Gate的中位数为负数,并且绝对值较高,这说明代币胜率较低,且可能出现了较多上涨异常值进行干扰。

- 到第30天,整体上中位数都下跌,这说明30天后,尤其是对于流动性较差的代币来说,市场上部分投机资金撤出较多,卖盘的压力加大,买盘支撑不足,价格下跌。Gate可能由于上币数量过多,导致新币市场波动较大,流动性不足。这表明平台未能吸引足够的稳定资金流入,过多的代币选择分散了流动性,买卖双方的平衡被打破,造成价格大幅下跌。
- Binance受到影响较小,平均值略微下降,说明其上线代币在30天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市场支持和稳定的交易量,部分代币仍然有上涨空间。Binance作为顶级交易所,凭借其庞大的市场流动性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即便30天后新币市场整体下行,其平台上的代币价格依然能维持较高水平。
- 中型交易所中,Bithumb 是唯一在30天后上涨的交易所,并且7天涨幅和中位数均为正。这表明Bithumb凭借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成功吸引资金,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和市场吸引力。可能是因为Bithumb较少的上币量让它能够集中流动性,保持较强的市场活跃度,使得新上市代币能够在价格上表现更好。

- Binance 和 UPbit 价格优势明显,受市场情绪影响大。Binance 和 UPbit 的上币在市场行情向好时表现突出,例如 5 月和 9 月 Binance 30 天涨幅分别达到 87.8% 和 94.9%,UPbit 9 月也有 60.5% 的涨幅,显示出较强的价格优势,但波动性较大,在 4 月和 7 月出现明显跌幅,市场情绪对其影响显著。
- 市场整体行情对代币走势影响明显,顶级交易所的上币在牛市时涨幅更大,而中型交易所则更易在市场低迷时出现大跌。例如 Bybit 和 OKX 在 7 月 30 天跌幅分别达到 -40.6% 和 -36.6%,Kraken 和 KuCoin在7 天后的整体表现也较弱,特别是 Kraken 在 1 月和 3 月跌幅分别达到 -23.5% 和 -27.9%。

- Binance 变异系数最低,表明其上线代币的首日涨跌幅波动相对较小,市场表现最稳定。UPbit 变异系数最高,首日波动较大,但结合此前的平均值分析,估计其市场总体大概率呈现普遍上涨趋势。
- 中型交易所(沿坐标轴从左向右)变异系数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从变异系数最低的Bitget,到变异系数最高的Gate。表明这些交易所的上币市场表现从较为稳定逐步趋向于更高的不确定性,从短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到逐渐提升。
- Bybit 变异系数较低,与 Binance 最接近,表明其市场波动性也相对可控。然而,考虑到 Bybit 的上币数量较多,仍能保持较低的变异系数,说明其上线项目的整体质量较高,未出现大规模的高波动币种。此外,这也反映出 Bybit 在上币筛选策略上可能更倾向于稳定性较强的代币,从而降低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

- 从 Day 30 变异系数来看,UPbit 在 7 天和 30 天后仍保持较高的变异系数,说明其交易对价格波动显著,市场流动性较高。结合平均值观察,UPbit 交易对的平均值为正,且价格下降较为缓慢,这表明市场买卖盘较为活跃,流动性深度足够强大,整体市场健康。从变异系数的角度来看,UPbit 在这一点上相较于其他交易所有较大的优势。
- Binance 和 Coinbase 仍然是较为稳定的交易所,Binance 在整个周期内涨幅较为稳定,而 Coinbase 在 7 天到 30 天之间波动趋于稳定,表明其代币市场更倾向于长周期稳健发展,而非短期剧烈波动。
- 中型交易所(如 Bitget、Bithumb、Gate、KuCoin)在第 30 天的变异系数大幅上升,说明短期套利资金撤离后,流动性下降,导致价格波动加剧。市场仍以短线资金为主,长期资金占比较低,整体稳定性较弱。尤其是 Bitget,活跃度高但波动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