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复用现有信任体系:新协议(AVS/BSN/受保障服务)能够从再质押ETH、BTC(或更灵活模式中的其他资产)构成的庞大成熟经济池中"租用"安全性。这极大降低了准入门槛,使其在启动首日即可调用数十亿美元量级的安全保障,无需自建验证者网络。
- 构建信任交易市场:再质押创造了供需市场。资产持有者通过自愿选择成为安全供给方,受保障服务则作为需求方支付费用消费安全性。由此形成共生关系:质押者获得资本额外收益机会,协议方获取高性价比的强健安全保障,推动双向增长。这种动态机制实现安全供给与消费的解耦,促进专业化分工。
- 经济可持续性: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对新兴协议而言,通过再质押租用安全性比依靠高代币通胀自建安全体系更具经济可持续性。若吸引原生质押的成本超过再质押费用,再质押便展现出显著优势。
- 原生ETH再质押(EigenLayer):验证者将其提款凭证指向EigenLayer智能合约(EigenPod)。
- 原生BTC再质押(Babylon):BTC持有者使用比特币脚本创建特定UTXO,通过时间锁和加密承诺(EOTS)实现在比特币链上直接执行罚没。
- LST再质押(EigenLayer):流动性质押代币(如stETH、rETH等)持有者将其存入EigenLayer合约。
- Symbiotic方案:允许存入多种ERC-20代币(包括LST、LP代币等)至抵押金库,提供更灵活的选项。
- 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在此基础上,ether.fi、Puffer Finance、Kelp DAO等协议发行LRT(如eETH、pufETH、rsETH)。这些代币代表对底层再质押头寸(通常是存入EigenLayer的原生ETH或LST)的索取权。这些协议为用户简化流程,管理核心再质押协议的存款和运营者委托,同时为用户提供流动性代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