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关注:2023年末和2024年初批准的比特币ETF吸引了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BTC,使其成为加密市场的“避险资产”。像贝莱德(BlackRock)和富达(Fidelity)这样的大机构优先选择比特币,忽视了山寨币。
- 减半效应:2024年比特币减半事件强化了其稀缺性叙事,吸引了本可能流入风险更高山寨币的资金。
- 流动性紧缩:量化紧缩抽干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风险偏好。作为投机性资产的山寨币依赖于过剩的资本,没有流动性,它们只能停滞不前。
- 降息延迟:尽管市场传言美联储可能转向宽松政策,但降息仍遥遥无期。在借贷成本降低之前,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不愿在山寨币上冒险。
- 资本分散:更多的代币争夺相同的流动性,即使是有潜力的项目也难以获得关注。
- 风险投资谨慎:加密项目的风险投资从2022年的294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71亿美元,山寨币的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 社交情绪低迷:追踪加密相关社交媒体活动的指标显示,市场缺乏2021年狗狗币或柴犬币热潮时的狂热。
- 谨慎行为:在2022年市场崩盘中受创的散户投资者如今更倾向于比特币而非山寨币。正如一位交易者所说:“当BTC今年上涨了150%,为什么要买Meme?”
- ETF延迟:针对Solana、XRP和狗狗币的山寨币ETF仍陷于监管困境。分析师认为它们有65-90%的批准可能性,但时间表尚不清楚。
- DeFi与稳定币审查: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和稳定币的监管模糊抑制了创新,使机构资金望而却步。
- 2017 vs. 2021:两次山寨季都在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并进入盘整后发生。如果BTC稳定在10万美元以上,资本可能最终流入山寨币。
- ETH/BTC比率:以太坊对比特币的表现不佳表明山寨季尚未开始。历史上,以太坊通常引领山寨币上涨,但其对BTC的比率仍接近多年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