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Guest

More contents, please log on!

Bitmere.com 区块链技术 Content

POW机制的最大的核心优势

礼宾天团飙车党
51 0 0
随着区块链大热,各种大V,自媒体,甚至教材都开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材或者文章给各种共识机制做评价,其中给POW共识机制的评价是“更安全”“更去中心化”“浪费能源”等等等等。

      但是我看了一圈,几乎所有的文章和教材都没有把POW机制的核心优势说出来,因为他们的表述几乎无一例外都是“POW,是proof of work,它的运行方式是XXXXX,所以它比其他的共识机制更安全,更去中心化巴拉巴拉”其实这种“先解释概念,然后直接告诉你评价”的表述是非常牵强的,因为他们只是先告诉你“POW是怎么运行的”,然后再毫无逻辑递进的情况下,就直接再和你说“这么运行就是好”。而最核心的“为什么这么运行就去中心化和更安全”却一字未提。而那些“算力之美”等表述,只是一个感性的,基于文学层面的美化而已,更是不接地气。

       大家看到了吧,绝大部分人都只能解释出“POW是怎么运行的”却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运行,就比别的更安全和更去中心化?怎么就比其他机制强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POS还有DPOS等机制支持者批评POW机制的原因,因为最关键的部分,没有人能解释出来。

      所以,今天我戳破这个窗纸,通透的告诉大家,其实POW相比于POS和DPOS,并没有更安全,也没有更去中心化,因为POW机制的核心优势,根本不是安全和去中心化。

       想必看过我“通俗解释挖矿”的朋友应该知道,挖矿其实就是一个“质押财富后帮助大家记账”的行为而已。而记账人不作恶的基础,就是让记账人“质押的财富大于他做假账的收益”,让记账人在做假账上不存在经济收益上的动机。这种基于博弈上的制衡,也是区块链公链安全的基础。

       而我们的POW机制,矿工通过质押现实世界财富(电费,机器费用,人工,技术研发等开销),换取了记账的权力,所以POW足够安全,这没有争议。

       同样的,POS和DPOS机制,矿工是通过质押虚拟世界财富(代币),换取了记账的权力,这个机制中,记假账获取的代币收益,也是小于矿工质押的代币,所以POS机制和DPOS机制,这个博弈制衡依然是存在的。我们也从现实运行中看到了,POW币种还偶尔会有51攻击的新闻,但是POS和DPOS的币种,几乎没有听说过矿工(大户)攻击过这个系统。

      所以在这博弈制衡的角度来看,POW机制并不见得就比POS还有DPOS币种更安全。

     那去对比去中心化程度呢?

     其实挖矿的去中心化,比的就是“出块单元的分布“和”出块单元出块概率的分布”。

    POW币的出块单元,就是矿池;它的出块单元出块概率,其实也就是矿池算的力占比。

       同样的,POS和DPOS币的出块单元,其实就是“质押大户”;而它的出块单元出块概率,其实也就是“质押大户的财富占比”。

      大家看到了吗,“矿池”对比“大户”,“矿池算力占比”对比“质押大户的财富占比”,你可以说“算力进出自由,为了收益稳定,自由矿工个体算力自发组成矿池”,人家也可以说“代币质押进出自由,为了收益稳定,自由个体持币者自发组成联盟大户”,大家都是为了收益曲线变得更平滑,个体在不停的变得越来越集中,并没有表现出谁就更“去中心”。

      所以,从“出块单元的分布“和”出块单元出块概率的分布”来看,POW机制也并没有比POS或者DPOS更去中心化。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着急了,抓着我的肩膀摇起来,说到:“既然POW没有更安全和更去中心化,那还烧钱,你还吹个鸡儿啊你?POW的优势是啥?”

      请休息一下,喝杯茶,听我讲一个故事。

        很多朋友应该看过BBC的一个知名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它描述的就是一群不同阶层的人的50年人生,这里面,只有一个底层出身的孩子,靠着刻苦读书实现了阶层的跨越。是的,阻碍阶层流动的正是阶层固化和马太效应。我们应从现实生活中明显的感觉到了,这几年,辛辛苦苦做实业的人,比不上早期买房的人赚的多,在大城市的人,再优秀,收入增速能跑赢房价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为什么会有这种原因呢?简单的说,其实就是资产的收益速度已经快过劳动的收益速度了,社会财富的持有者可以零成本的再去赚钱,而不掌握社会财富的人,他在扣除各项支出以后,他的财富几乎没有增量。

       而这种阶层固化和马太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当初那些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开始变成了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的人,而“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和“资源掌握者”三种身份开始在一群人身上重叠的时候,这个社会的财富增量,就会按照各种明着或者暗着的规则,开始流入这群人手里,而真正奉献了劳动力和时间等现实成本的剩余群体,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财富增量。

       所以早期的日本平成废宅,台湾的小确幸,还有我们身边的佛系青年,都是来源于此,因为我们都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就算你有志气去累死累活的做事,能跑赢房价的可能性还是小概率,反倒是靠着父母买房早的人,或者官富二代,可以轻轻松松获取资源,再吧唧嘴说是“靠自己”。

       所以大家发现了吗?当资源掌控者可以依照规则,没有成本的去垄断这个系统的新增财富收入的时候,后来者就会丧失斗志,前期获利者也会逃避这个系统。因为当后来者发现自己花了如此高的支出以后,收获还不如那些躺着赚钱的人以后,他们自然不会再去做这些利润率低的事情,要么逃避,要么推翻。所以,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资源掌握者”和“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三者身份不能重合,需要相互制约。

       可能有一些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了,没错,在区块链这个金融系统之中,POS和DPOS的币种生态,资源垄断者(持币大户)和规则执行者(矿工)的身份是完全重合的,这就会导致资源垄断者可以近乎零成本的垄断这个金融系统之中的财富增量,因为他们只需要“质押”自己的代币,就可以保证代币的数量零成本的无限增长。想象一下,当你兴冲冲的买入一个POS或者DPOS的代币,结果发现,你买入的这些代币还不如那些早期进来的人钱包白给的多,他们啥都不做,就可以把这些多出来的代币卖给你,赚你辛苦得到的法币。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要么逃避,要么推翻”?

       但是“推翻”又何其容易呢?POS的代币,大户就是矿工,开发组说了不算,小持币人说了也不算。而那些ICO做出来的DPOS币就更不要说了,开发组就是持币大户,又是天然的矿霸,普通人更没有优势。某个知名的DPOS代币节点不作为,想必大家也是看到了,因为矿霸就是他们,大户也是他们,人家的“选票”可是比你多多了,你只能是一个被动接受规则的人。

        而我们那个不环保的POW机制,却相对完美的做到了“资源掌握者”和“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三者的分离。因为只要算力竞争越充分,那么单个币的产出总成本(电费,人工,机械,研发)就会无限接近于单个币的价格,矿工必须要卖掉大部分的币才能保证收支平衡。所以,一个POW币种生态挖矿发展的越久,矿工就很难变成持币大户,这保证了“规则执行者”和“资源掌握者”的身份分割。

        而某矿霸在比特币上之所以篡权失败,就是因为他只掌握了优势算力,只是一个相对强势的“规则执行者”,并没有成为“资源掌握者”(大户)和“规则制定者”(开发组),所以他在抛掉比特币买入BCASH的时候,他的BCASH也在被大量的持币者抛掉,买入了比特币,导致BCASH价格越来越低,这就是POW生态内部制衡的一次实例。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那个POS明星点点币和DPOS明星比特股,现在都被大饼越抛越远的原因。虽然前者足够“环保”,但是当持币人突然醒悟“我真金白银买入的代币,还不如那些人啥都不做生出来的多”“原来大户就是矿工啊,我说啥都没用啊”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资金盘开始萎缩的时候了。

      大家这回知道了吧?POW的优势,并不是那些没有甚解的人所说的“挖矿更安全”,“挖矿更去中心化”,而是它“烧钱”,它的烧钱并不是缺点,它让执行规则的矿工存不下币,让“规则执行者”和“资源拥有着”实现了身份分离,让这个十年的金融系统现在依然能达到最好的“三权分立”。

     这才是POW机制的最大的核心优势。​​​​​​​
BitMere.com is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just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 立即注册

Points Rules

Write the first review

礼宾天团飙车党 小学生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1

Prom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