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去中心化很重要
jiang01yi
post on 2022-12-18 18:15:19
35
0
0
在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互联网服务建立在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开放协议上。这意味着在知道游戏规则在以后不会改变的情况下,人们或组织可以增加他们的互联网存在感。在这个时代开启了巨大的网络资产,包括雅虎,谷歌,亚马逊,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在此过程中,像AOL这样的集中式平台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互联网的第二个时代从2000年代中期到现在,营利性科技公司(最着名的是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GAFA))构建的软件和服务迅速超越了开放协议的能力。随着移动应用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部分,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加速了这一趋势。最终,用户从开放服务迁移到这些更复杂的集中式服务。即使用户仍然访问像Web这样的开放协议,他们通常会通过GAFA的软件和服务进行获取自己需要的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消息是数十亿人可以访问这些惊人的技术,并且其中许多技术可以免费使用。坏消息是,在不必担心集中式平台改变规则,剥夺他们的用户和利润的情况下,初创公司、创作者和其他团体变得更加难以发展。这反过来又扼杀了创新,使互联网变得不那么有趣和充满活力。集中式也造成了更广泛的社会紧张局势,我们在关于假新闻,国家赞助的机器人,“没有平台”的用户,欧盟隐私法和算法偏见等主题的辩论中看到了这种情况。这些辩论只会在未来几年加剧。
“Web 3”:互联网的第三个时代
对这种集中式的一种回应是对大型互联网公司实施政府监管。该回应假设互联网类似于过去的通信网络,如电话,无线电和电视网络。但过去基于硬件的网络与基于软件的网络互联网根本不同。一旦构建了基于硬件的网络,它们几乎不可能重新构建。基于软件的网络可以通过创业创新和市场力量重新构建。
互联网是基于软件的网络,由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层组成,连接边缘数十亿个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软件只是人类思想的编码,因此具有几乎无限的设计空间。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基本上可以自由运行其所有者选择的任何软件。无论什么都可以通过正确的激励措施来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互联网架构是技术创新和激励设计相交的地方。
互联网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核心互联网服务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完全重新设计。这将通过加密经济网络实现,这是对比特币中首次引入并在以太坊中进一步发展的思想的概括。加密经济网络结合了前两个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功能:社区管理和去中心化网络,其功能最终将超过最先进的集中式服务。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候说加密网络倡导支持去中化心的原因是抵制政府审查,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这些并不是去中心化很重要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来看看集中式平台的问题。集中式平台遵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当他们开始时,他们会尽一切可能招募用户和第三方,如开发人员、企业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边网络效应的系统。随着平台采用S曲线,他们对用户和第三方的权力稳步增长。
当他们达到S曲线的顶部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继续增长的最简单方法在于从用户中提取数据并与受众和利润相互竞争。这方面的历史例子是微软与Netscape,谷歌与Yelp,Facebook与Zynga,以及Twitter与其第三方客户。像iOS和Android这样的操作系统表现得更好,虽然仍然需要30%的税,因为看似随意的原因拒绝应用程序,并随意包含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功能。
对于第三方来说,从合作到竞争的过渡感觉就像一个诱饵和转换。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好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已经开始担心在集中式平台之上构建他们的应用。我们现在有数十年的证据表明,这样做会以失望告终。此外,用户放弃隐私,控制他们的数据,并且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攻击。集中式平台的这些问题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
进入加密网络
加密网络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网络,1)使用区块链等共识机制来维护和更新状态,2)使用加密货币(硬币/代币)来激励共识参与者(矿工/验证者)和其他网络参与者。一些加密网络,例如以太坊,是通用编程平台,几乎可用于任何目的。其他加密网络有特殊用途,例如比特币主要用于存储价值,Golem用于执行计算,而Filecoin用于分散文件存储。
早期的互联网协议是由工作组或非营利组织创建的技术规范,这些组织依赖于互联网社区的利益一致性来获得采用。这种方法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运作良好,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少有新协议得到广泛采用。加密网络通过以通证的形式向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和其他网络参与者提供经济激励来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在技术上也更加强大。例如,他们能够保持状态并对该状态进行任意转换,这是过去的协议永远不会做的事情。
加密使用多种机制来确保它们在增长时保持中立,从而防止集中式平台的诱饵和切换。首先,加密网络与其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是在开源代码中实施的。其次,通过“声音”和“退出”机制来控制它们。参与者通过社区治理获得发言权,包括“在链上”(通过协议)和“链下”(通过协议周围的社会结构)。参与者可以通过离开网络并出售他们的通证以退出网络,或者在极端情况下通过分叉协议进行退出。
简而言之,加密网络使网络参与者共同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网络的增长和通证的升值)。这种调整是比特币继续挑战怀疑者和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像以太坊这样的新加密网络也随之增长。
今天的加密网络受到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严重挑战集中式的现有企业。最严重的限制是性能和可伸缩性。接下来的几年将是修复这些限制并构建构成加密堆栈基础结构层的网络。在此之后,大部分资源将转向在该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应用程序。
去中心化如何获胜
去中心化网络应该获胜是一回事,而另一回事就是说他们会赢。让我们看看对此持乐观态度的具体原因。
软件和Web服务由开发人员构建。世界上有数百万高技能的开发人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从事新产品开发。历史上许多最重要的软件项目都是由初创公司或独立开发人员社区创建的。
去中化网络在互联网的第三个时代可以赢胜,因为它像第一个时代一样赢得了企业家和开发者的心灵和思想。
一个说明性的比喻是维基百科与其中心化的竞争对手(如Encarta之间)在2000年的竞争。如果您在2000年代早期比较这两种产品,Encarta是一个更好的产品,具有更好的主题覆盖率和更高的准确性。但是,维基百科以更快的速度进步,因为它拥有一个活跃的志愿者贡献者社区,他们被分散的,社区治理的精神所吸引。到2005年,维基百科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站点。Encarta于2009年关闭。
经验教训是,当您比较集中式系统和分散式系统时,您需要动态地考虑它们,而不是静态地将其视为刚性产品。集中式系统通常会全面启动,但只能以赞助公司员工改善这些系统的速度变得更好。分散式系统开始半生不熟,但在适当的条件下,随着它们吸引新的贡献者而呈指数级增长。
在加密网络的情况下,存在多个复合反馈循环,其涉及核心协议的开发者,互补密码网络的开发者,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以及操作网络的服务提供者。这些反馈循环通过相关通证的激励进一步放大,正如我们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中看到的那样,它可以增加加密社区发展的速度(有时会导致负面结果,就像过度消耗的电力一样——比特币采矿)。
分散式或集中式系统是否会赢得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谁将构建最具吸引力的产品,这反过来也可以归为谁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开发人员和企业家。GAFA具有许多优势,包括现金储备,庞大的用户群和运营基础设施。加密网络对开发人员和企业家具有更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如果他们能够赢得他们的心灵和思想,他们可以动员比GAFA更多的资源,并迅速超越他们的产品开发。
集中式平台在推出时通常会伴随着推出引人注目的应用程序:Facebook拥有其核心社交功能,iPhone拥有许多关键应用程序。相比之下,分散式平台经常推出半成品,没有明确的用例。因此,他们需要经历产品市场契合的两个阶段:1)平台与开发者/企业家之间的产品市场契合,他们将完成平台并构建生态系统,以及2)产品市场之间的适应性平台/生态系统和最终用户。这个两阶段的过程导致许多人(包括复杂的技术专家)不断低估分散平台的潜力。
下一代互联网
分散式网络不是解决互联网上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们提供了比集中式系统更好的方法。
将Twitter垃圾邮件问题与电子邮件垃圾邮件问题进行比较。由于Twitter未将他们的网络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因此唯一一家致力于Twitter垃圾邮件的公司就是Twitter本身。相比之下,有数百家公司试图打击垃圾邮件,由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提供资金。电子邮件垃圾邮件尚未解决,但现在情况好多了,因为第三方知道电子邮件协议是分散的,因此他们可以在其上构建业务,而不必担心游戏规则在以后发生变化。
或者考虑网络治理的问题。如今,大型平台上不负责任的员工群体决定如何对信息进行排名和筛选,哪些用户得到晋升,哪些被禁止以及其他重要的治理决策。在加密网络中,这些决策是由社区使用开放透明的机制做出的。正如我们从离线世界所知道的那样,民主制度并不完美,但它们比其他选择要好得多。
长期以来,集中式平台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建立互联网服务的更好方法。加密网络是开发社区拥有网络的强大方式,为第三方开发人员、创作者和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在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看到了分散系统的价值。希望我们能在下一次再看到它。
BitMere.com is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just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The opinions expressed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Write the firs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