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Grin MimbleWimble知识点
满江芦花哦
发表于 2022-12-19 21:16:22
118
0
0
毕竟,万一错过了下一个比特币可咋整?
但是,没有知识投资就是盲梭。先搞明白Grin和背后的技术MimbleWimble是什么,女王觉得更重要。
MimbleWimble(哈利波特 之 舌头打结咒)
“使用这个协议吧!比特币网络的拓展性和匿名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 2016年,名为伏地魔的一名用户,在比特币开发者的聊天室里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和一个通往MimbleWimble白皮书的链接。
曾经有一位美国探员说:“我们欢迎大家用比特币啊,因为每一笔转账都可以追溯。” 一句话就说出了目前比特币存在的隐私性不足的问题。比如小A某天给维基解密捐钱,然后钱包地址被敌对者监听到,那可能就会被上门找麻烦。
而MimbleWimble就是一名开发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名字来源于哈利波特小说里面的舌头打结咒,简化后其实可以理解成这样:
同样是Alice给Bob打5个币,原本交易的输入方、接收方、转账费、金额都能在区块内被看的清清楚楚,施加“咒语”后,金额就被打上了码。
在交易双方的协作下,可以通过“障眼因子”来隐去交易的金额,而其他节点还是可以通过输出和输入确保进多少出多少,从而没有新的比特币增发。
除此之外MimbleWimble还利用了CoinJoin机制,通过将来自多个消费者的支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交易,使外部的一方很难确定哪些支付是针对哪个接收方的。
比如原来Alice要给Bob发送10个币,又怕惹人注意,就转了100次0.1个币;使用CoinJoin之后,由于已经和别人的交易混合,所以可以在一个块里面完成转账。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空间,所以之前伏地魔说这不但对比特币的隐私性有所提升,也能提高比特币的性能。
Grin 又是什么?
Grin是利用上面说的MimbleWimble技术实现的一个加密货币项目,类似的项目还有BEAM。
Grin的主脑也使用了化名,叫做Gnotus Peverell。这在小说里是哈利爸爸的祖先,很聪明又很低调,躲过了死神,是哈利波特那个隐形斗篷的主人。
Grin致力于成为真正应用于日常交易的电子现金。有下面这些特点:
1. 币没有预挖,完全通过挖矿产生。
这点和比特币一样,Grin没有预挖,没有ico,完全通过挖矿获得,每分钟出1个块60个Grin,产量不递减。采用抗ASIC的PoW算法Cuckoo Cycle,希望让挖矿更加的去中心化。
2. 线性通胀,没有总量上限,但最后新增的会越来越少。
Grin的增长速度固定,因此系统的通胀率随总规模的增大而降低。从第二年开始,第N年的通胀率是1/(n-1),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当N足够大时,通胀率将趋近于0。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早期矿工获益显著高于后期矿工,并希望Grin真的能够成为交易媒介,而非价值储存或投机的工具。
3. Grin没有交易金额和地址,区块大小与交易量相适配,历史交易仅保留约100字节的交易核数据(transaction kernel), 相比其它区块链节省空间。
Grin团队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有博主评论说“在项目方普遍套路深的区块链行业中着实是一股清流,让大家回想起当年BTC的理想主义色彩”。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应该出手挖矿或者买币吗?
可以用Grin赚钱吗?
2016年提出后,MimbleWimble在比特币社区没有被接纳成为核心功能,或许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
要使用这个技术,转账双方还需要用另外的沟通方式来安排这种特殊交易。
交易信息在发布未确认的状态下,交易信息实际上是可以被偷偷记下来的。很有可能就有这种专门记录数据的商业模式,可破这个咒语。
CoinJoin会让交易地址分析变得比较难,但不是完全不可解。
因此与其让他成为比特币社区里面一个推不动的想法,不如让想法在新的区块链项目里落地历练,走自己的路(?️和当年的以太坊有点像呢)。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Grin并不是一个有商业操作团队的项目(对比BEAM会很明显),在缺乏话题的故事的熊市里面被推上了舞台,究竟短期内哪儿是顶,会被炒作资金怎么玩,是上帝都不一定知道的事情。
如果你有闲置的GPU矿机和挖矿技能,可以试试在1月15日高左右hashrate还不高时尝试一下。没有的同学也不必着急去交易所买,还是努力打造自己的现金收入能力,然后再炒作过了之后等待机会吧。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