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游客

更多精彩,请登录!

比特池塘 Just discuss 正文
终于结束了持续一周的香港Web3嘉年华,我们链茶馆要恢复更新了(过去一周几乎每晚都是一两点从酒会回酒店,根本应接不暇),不过在输出深度内容之前,还是先跟风写一篇小作文。
这次香港小作文的数量和热度不亚于去年的新加坡,有乐观的,也有唱反调的,但几乎都提到了一个现象——这次在香港能见到很多行业内过去三年都没见到的人(老熟人、网友以及新认识的朋友),并且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
无愧于「Web3嘉年华」的名称,一方面是万向区块链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是香港新政的吸引力。
我有以下四个观察以及两个观点:
观察1:老钱在入场。
陆续碰见了新朋友,是来自传统领域的投资机构、大厂、家办之类(甚至还有内地的地方政府部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觉得Web3是一个趋势,并对香港Web3新政抱有很高期待。
有的已经开始行动了,投资的投资,孵化的孵化,有的还在勾兑阶段,但感觉是要打钱的节奏。
观察2:老韭菜越来越精。
大多数在这个行业里待超过一个牛熊市的人,都对某个细分领域有独到的见解。这个行业的知识壁垒正在形成之中。
2018年的「三点钟无眠区块链」中,任何与行业有关的话题,任何人都能掺一嘴,就跟讨论电视剧剧情一样随意。现在的讨论开始专业化了,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商业模型,都有一定的深度,外行听起来会很吃力。
这说明行业在快速发展,但开放给新人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不过这也正是最佳的入场时机,如果Web3行业继续飞速发展几年,会像互联网一样方法论基本成熟,普通人只能作为熟练技工被招进来,而不能吃行业开拓者的红利。
观察3:土狗还未完全离场。
这里的「土狗」指的不仅是认知上的,还有德性上的。
认知上的土狗的表现包括且不限于:觉得币圈牛市可以对抗美联储加息周期、这是白人犹太崇拜与东方势力的博弈。
以上认知严重缺乏金融和经济学的常识,还停留在小学文化程度的地摊文学水平。
德性上的土狗的表现包括且不限于:劝普通人开合约(申明:我们没有视合约为洪水猛兽,只是它真的不适合连买BTC都能亏的普通人去投机……)、见到宝二爷和孙宇晨就像粉丝见到爱豆一样。
「割韭菜」的控诉原来只是通过键盘来口嗨,见到本人就会去热情地上前合影并在社交媒体上展示。
此前我只知道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现在发现金钱其实也是最好的春药,只不过前者是对拥有者有效,但后者对没有拥有的人有效。
我待在这个行业里的相当一部分理由是——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土狗,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只需要比他们做得好就行了,而这一点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比如我觉得孙宇晨再努力一点,欧易的市场份额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观察4:钱比项目多。
在香港见到的几乎每一个投资人,临分别时都要说遇见好项目要推给他们,但说实话,现在新项目都很少(相比于牛市),好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风投只是叶公好龙,他们只是假装在做事,真正去投资时就望而却步,他们需要牛市的FOMO情绪来壮胆。
观点1:新叙事还没出来。
各种观点输出型的讲座、沙龙,都是老生常谈,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项目很少。倒是有一些AI与crypto结合的项目,我觉得是用AI概念忽悠crypto领域的人,用crypto的概念忽悠AI领域的人。
行业的新叙事还没有出来,2020年的上海万向大会上,Vitalik发表了《以太坊第二层协议生态的崛起》的演讲,虽然过了两年才真正形成势头,但这次似乎没有看到能形成势头的新叙事。
不过Nostr、Cosmos、Lens之类的线下活动的技术氛围很浓,未来也许会有新机会。
观点2:小活动的质量高于大活动
除了极少数社牛,能够在各种数百人的活动中和每个人攀谈,了解彼此在做什么,并留下联系方式,以及期待未来合作,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现场凑热闹。
真正有价值的讨论或者纯粹的人际连接,还得是迷你型的活动,或者酒会的角落深度交流一两个小时(这里神转折一个硬广,我们链茶馆的线下15-20人的头脑风暴会真的很优质)。
BitMere.com 比特池塘系信息发布平台,比特池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比特池塘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小鑫鑫鑫h 初中生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6